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十年寻羌》记录“云朵上的民族”的迁徙与回归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吴旭颖     2022-12-04 15:06 | |

昨天,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十年寻羌》系列新书在美罗城SFC上影影城举行首发式。《十年寻羌》包含纪实电影、纪实摄影、非虚构文学三种形态,高屯子与他的拍摄团队历时10年完成,真实记录了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700多位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乡祭拜祖先、迎请祖神的历程。迁徙与回归路上,人与祖先、人与乡土、人与祖神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慨动容。

图说:《十年寻羌》系列新书首发式 主办方供图

羌族,因习惯将村寨建于河谷或山腰,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在四川汶川、理县等地的高山和半山地带,羌人们世代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汶川大地震后,重灾区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被破坏严重,已经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当地羌人离开家园,迁徙至邛崃的南宝山定居。

“为什么要花十年时间去追寻一群古羌后裔?中国人为什么对乡土、祖先如此情深?‘寻羌’寻什么?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是电影提出的问题,也是书提出的问题。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联合“壹基金”发起“羌绣就业帮扶计划”(一针一线计划),使上万名灾区妇女灵活居家就业,是“5.12”汶川地震后民间力量发起的,帮扶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项目,成为非物遗产羌绣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典范。

“因一场大地震发起‘羌绣就业帮扶计划’,因帮扶计划来到高山羌寨。没想到,我与夕格羌人、与释比贵生一家就此结缘,并用十年的时间去记录他们敬天法祖、耕种劳作的生活,记录他们大灾之后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归故乡祭拜祖先、迎请祖神的悲壮历程。没想到迁徙与回归路上,人与祖先、人与神灵的悲欢离合,会让人如此感慨动容。更没想到,我的生活方式与拍摄方向,会被一群原想去‘救助’‘帮扶’的高山村民所改变,内心的长养反受到他们的救助和帮扶。”高屯子自述。

今天,我们同样“迁徙”在国与国、城与城、城与乡之间,我们何以为家?如何心安?内心渴望的许多期许,也许都能在夕格羌人迁徙与回归的故事里,得到回应与启示。

未来一周,上海三联书店还将联合上影集团、上海图书馆共同举办《十年寻羌》新书发布系列分享活动。(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