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 > 正文

中信银行:35年踔厉奋发,金融为民初心不移

来源:新民网--企业资讯     编辑:马建慧     2022-12-16 13:45 | |

  近期,中信银行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面对疫情挑战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信银行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主动识变应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与中国经济社会坚定同行,在履行好商业性金融机构使命担当的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奋楫笃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高质量答卷。报告显示,中信银行在有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的同时,盈利能力稳健提升,资产质量整体向上、向好形式更加稳固,“稳”的根基持续夯实,“好”的势头持续巩固,“进”的动能持续集聚,“新”的气象持续显现。

  35年初心未泯,深耕实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体系开始恢复和重建。为响应国家号召,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时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集团)董事长的荣毅仁先生向中央提出在中信集团下成立一个银行,全面经营外汇银行业务,后为服务国家发展需要,陆续扩展了对外融资、外汇交易、发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租赁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银行业务。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央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中信实业银行,1987年4月,荣毅仁先生亲自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信实业银行成立。成立以后的中信银行更是抢抓机遇,勇立鳌头,向着“面向全国,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型商业银行”踏歌而行。1987年12月份,与美国惠誉证券合作开展民航租赁,成为国内率先与国外公司合作从事飞机租赁的商业银行;1996年,牵头国内13家金融机构为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提供了2.69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银团贷款;1998年,成为国内独家开展代收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费业务的商业银行……2002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开启了商业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的步伐。为了适应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中信银行于2005年正式启动了改制上市的步伐,并于同年将名称由“中信实业银行”变更为“中信银行”,定位于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商业银行,形成公司和零售协调发展的业务格局。2007年,中信银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A股和H股同步上市。

  中信银行起步于中国经济改革与金融改革发轫之际,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可以说中信银行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而生,伴随中国经济全面崛起而兴。经过35年的发展,目前中信银行总资产规模突破8万亿元、员工人数近6万名,截至2021年末,中信银行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净利润达556.4亿元,净利润增速13.6%,创近8年新高。不良贷款余额674.6亿元,不良贷款率1.39%,不良贷款量率实现逐季“双降”,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拨备覆盖率上升8.39个百分点至180.07%,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业绩增长的内涵、结构和方式向高质量加速转变,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资本实力雄厚,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实力的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商业银行。

  心怀“国之大者”,勇担企业责任

  金融脱离实体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与银行业息息相关。回顾中信银行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实业报国”“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基因始终镌刻其中。在发展过程中,中信银行始终沿着金融发展的规律回归本源,追求“稳中求进”的价值韧性,坚持国有金融企业使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金融血脉滋养国民经济肌体,践行“中信担当”。

  中信银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中,金融与实体共生共荣,挺住了实体经济,就是挺住了民族复兴的脊梁。中信银行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制定《中信银行落实稳住经济大盘的29项工作举措》,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对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6月末,中信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3,778.84亿元,占比15.34%,较上年末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均超过16%,增速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长水平。

  同时,中信银行坚决落实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成立乡村振兴部,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研究创设区域特色产品,用实际行动助力“三农”,实现共赢发展。紧抓绿色发展趋势,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大力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开发“碳中和”债券产品,达成国内首笔“碳中和”衍生品业务,全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2022年上半年又增长了41%,增量达811亿元。这是中信银行的先行先试与助力国家战略再一次在时代洪流中实现交汇共融。

  在助企纾困方面,中信银行继续通过加大信贷投放等方式,驰援企业抗疫,累计向对公客户发放抗疫贷款近 2050亿元。面对去年“7·20”郑州水灾,中信银行主动把郑州分行所有网点升级为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提供避险场所和防汛物资,并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开辟业务绿色通道。此外,十年来中信银行在西藏谢通门县、甘肃宕昌县、新疆伽师县等地开展定点扶贫,在全国20个省市实施教育帮扶项目,在西部及“三区三州”地区进行定点医疗救治。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起到站稳,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让中信银行“有温度”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打造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创造“中信价值”

  唯改革者胜,唯协同者远。中信银行一贯视协同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利器。背靠中信集团近6万亿元资管规模的中信银行,充分利用优渥的“先天优势”,推动中信集团与中信银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全力赋能银行发展。秉持“利他共赢”原则,聚焦“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协同理念,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独特优势,整合全市场优质资源,向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服务,通过集团的“协同圈”,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不断形成最大“同心圆”。2021年,中信银行协同联合融资规模达1.56万亿元,零售产品交叉销售规模达876亿元,分别较同期增长45%和95%;

  拉动资产托管规模新增2276亿元,协同对业绩提升的支点作用和催化作用更加突出。“不止于金融”的综合服务,在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创造。

  2022年,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控”)成功获得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正式成立并平稳起步,开创了综合金融服务板块的新局面。中信金控的成立,对中信银行做强综合金融服务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规划,中信金控将统一持有集团内金融公司股权,打造金控平台,提升“全面风险防控、综合金融服务、先进科技赋能、统一客户服务”四大功能体系,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做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资管五大细分领域。

  拥抱数字化变革,提升金融科技实力

  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已至。中信银行躬身入局,稳扎稳打,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金融科技实力,以科技塑造新优势,打造垂直式服务生态,不断筑牢科技底座,展现“中信智慧”。

  面向零售业务,中信银行基于微服务、中台化、分布式及容器云技术建设,顺利投产企业级理财综合销售平台,平台全面整合了全行理财销售和运营服务能力,实现理财、基金、信托及资管计划等多品类产品全覆盖,理财新产品快速接入能力、产品多场景多策略销售能力和 7*24 小时全天候交易能力显著提升,平台整体性能提升 5 倍以上,有力推动银行理财平台全面重构升级。

  面向对公业务,持续优化对公数字化营销平台,上线链式营销、标签筛选、产品展示、营销全流程等系列功能,有效丰富对公客户移动营销应用场景;此外,依托中信大脑对公智能产品推荐模型体系,支持一线客户经理精准营销,有效带动存款增长。

  面向金融市场业务,以代客业务场景化为方向,持续开放“同业+”平台,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代销业务实现双向 T+0.5 清算,比传统代销业务提升 24 小时,处于业内先进水平。创新研发期权报价机器人,实现期权等复杂衍生品自动报价、自动成交,报价准确率与国外成熟产品持平,报价效率提升 20 倍,有效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

  三十五年风华正茂,三十五年砥砺前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信银行都将一直将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在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中信银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心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继续向着做“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发展愿景不断努力。



新民网出于传递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