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落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陆佳慧     2022-12-31 13:21 | |

“伤筋动骨六为先”是深植于百姓坊间的品牌口碑,这个“六”说的就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而今,“六院骨科”再添殊荣——2022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通知》(国卫医政函〔2022〕225号)(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精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

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是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效提高我国骨科领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依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与北京积水潭医院为主体,分别在上海和北京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落实相应职责任务,带动全国骨科领域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始建于1959年,历史悠久,品牌卓越。1963年,这里诞生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1985年又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手”发源地,在肢体创伤修复、骨和关节重建领域极具特色。历经半个多世纪,上海六院骨科不断发展壮大,以学科齐全、综合实力见长,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骨科、运动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核心技术7项、国际培训中心2个(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和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创伤骨科(中国)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4个,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和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2019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的骨科排名均位居全国第二,并于2020年获得上海市政府质量奖金奖。

医院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使用各项信息化手段开展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市六医院副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张长青教授介绍,“筋(质量)骨(技术)兼修”是深耕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的硬核传承,“敢为人先、甘于奉献”是厚积历代六院骨科人的医脉精神,秉承“手术多快好省,服务优质高效”的质量文化理念,医疗服务数量质量位居上海第一,形成“伤筋动骨六为先”的六院骨科品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骨科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医院现有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1人(张长青)、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1人(章振林)。学科建有工信部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上海市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骨科新材料与修复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老年髋部骨折救治联盟和专委会、长三角骨质疏松与骨病中心防治联盟、华东显微外科联盟以及亚太显微外科联盟等多个骨科联盟,辐射各地区各级医疗机构250余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5年,骨科累计承担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10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7项。发表论文1059篇,其中,SCI论文747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12篇,累计影响因子3100余分,10分以上论文48篇。

六院骨科具备骨科疾病诊疗先进的理念和先进技术,针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各个专业方向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诊疗技术规范及体系。其中有7项技术达到国际水平。近5年,开展的手术技术覆盖骨科核心手术技术清单所列项目的97.9%。骨科7项核心技术包括:肢体毁损伤的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修复股骨头缺血坏死、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理论、巨大肩袖损伤的修复技术、膝关节交叉韧带8束重建技术、膝关节粘连的微创治疗技术、肘关节僵硬的功能重建技术等。

医院积极发挥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头作用,推动骨科医联体建设,通过人才培养、技术输出等方式,先后在福建、海南、安徽等地参与推进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前拥有骨科医疗联合体和技术支持医院27家,并建立了符合骨科疾病诊疗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包括医疗集团医院5家,技术合作医院19家,以及对口支援医院3家。通过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学习班、进修、远程会诊、送医下乡等多种形式,为医联体及基层单位提供人才培训的机会,将先进的技术下沉到基层,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了三级医院的服务半径,起到了分级诊疗技术引领的作用。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