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打卡上海 |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打造“海派文化会客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李一能     作者:李一能     编辑:郁晶陶     2023-01-26 09:01 | |


从浦西穿过延安路隧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无疑是左侧高耸入云的“天际线三件套”。但如此时向右看去,就能发现一栋古色古香的老宅,藏身于陆家嘴绿地,在高楼环伺中显得格外神秘特别。它就是整个陆家嘴唯一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桂春住宅,还有一个名字更是响亮——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图说: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吴昌硕出生于浙江安吉,是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诗书画印俱佳,海派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他承前启后,堪称一代宗师,在艺术上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其门下,或受其艺术影响。如陈师曾、齐白石等,还有像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也无不受到吴昌硕的影响。

1887年初冬至1888年夏秋,吴昌硕曾暂住浦东。1890年冬专赴浦东开展慈善,扶助灾民。数度居住浦东期间,因生活艰难困顿,曾一度居住房租低廉的陆家嘴地区烂泥渡路,正是这段穷困坚守的岁月,使吴昌硕终其一生保持了平民精神、节俭性格和大爱之心。由于当时浦东有不少花农擅种芍药,吴昌硕于1895年创作了“浦东芍药花图”,并且和浦东名人钱慧安、杨斯盛、李平书等人结为好友,进行文化交流。行善、交友、游历、创作……吴昌硕与浦东的缘分可谓不浅。

今年1月18日,历经两年多闭馆修缮升级,上海吴昌硕纪念馆重新开放。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区域,浦东新区将把吴昌硕纪念馆打造为“海派文化会客厅”。纪念馆中,展示了许多吴昌硕书画作品的真迹。包括体现吴昌硕大师艺术造诣最高峰的“春、夏、秋、”图,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吴昌硕与倪田合作的《祀先图》,呈现旧时新春祭祀祖先的传统习俗;一把吴昌硕使用过的木制摇椅沙发,已经有着一百多年历史,至今还能正常使用,展览通过场景复原,让市民游客沉浸式进入这位海派巨擘的“文人书斋”。

图说: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除了展品之外,纪念馆的建筑本身也颇具看点。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的昔日宅主——陈桂春,是吴昌硕的朋友。青砖、红砖相间堆砌,窗门梁枋精雕细琢,建筑式样中西合璧,让陈桂春住宅享有“浦东雕花楼”的美誉,是陆家嘴地区唯一一栋“百年古宅”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完整保存,使得陆家嘴地区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至今。

建筑前后厅堂八架,厢房六架;正厅形制高大宽敞,使用了一般民居中少见的一斗九升枓栱;建筑立面采用高低错落的西式三角形山花墙;除花鸟、八骏图、“平升三级”之外,梁、檩、枋上还镌刻着整套《三国演义》故事;同时,西方的百合花、郁金香、玫瑰等花纹,也以中国传统木刻工艺展示……基于闭馆修缮期间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纪念馆制作了建筑的3D建模视频,同步在展览中公开。

吴昌硕的曾孙、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著名艺术家吴越告诉记者,在陆家嘴这样寸土寸金的区域,能保留下这座具有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建筑,无疑是高瞻远瞩的大手笔。“我们要通过纪念馆,讲好大师故事、浦东故事、中国故事,将大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