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遗迹化石揭示2亿年前的三叠纪湖泊中的“马蹄蟹”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姜燕     作者:姜燕     编辑:杨欢     2023-01-29 13:16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研究团队宣布在陕北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十分罕见的、约2亿年前的鲎和鱼类遗迹化石组合。这是首次在陕西横山地区上三叠统中识别出鲎的足迹化石,不仅拓展了我国鲎遗迹化石的地理和时代分布,还对当地古动物群落和古环境的恢复有着启示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图说:复原图。研究者提供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晚三叠世遗迹化石产区。其化石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夏季,当地采石场在生产石材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岩板上的无脊椎动物遗迹。这些石材曾作为建筑材料,被当地居民广泛用作地板砖和墓碑,并用于铺路等。次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卢宗盛等首次描述了该区庙沟村窑堡组地层中发现的鱼类游泳遗迹化石,这在中国中生代地层中也是首次记录。此后,卢宗盛携团队多次赴横山地区发掘,获得了大量标本,并做出鱼类遗迹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2006年5月,榆林市民间收藏协会在距离庙沟村约6公里处的高崖畔村采石场区域发现了一批新标本,共计30多块石板,这些石板上不仅识别出了鱼类造迹,还存在大量疑似四足动物留下的足迹。2019年5月,邢立达副教授带队考察了采石场及周边地层,并对协会收藏的这批标本进行了研究。标本主要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王妙言表示,研究表明这些足迹的制造者并非四足类,而是人们所熟知的“活化石”——鲎。

鲎,俗称马蹄蟹,是一种节肢动物,其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胸部(前体)、腹部和尾刺,并且具有六对附肢(一对螯肢与五对步足)。鲎遗迹化石大多是由步足、尾刺以及前体的印痕所组合而成的。

横山鲎足迹多与鱼游迹伴生,这些遗迹均显示出了显著的形态多样性。横山标本包含了17条可识别的鲎行迹和至少60个孤立足印。横山鲎行迹通常由最后一对步足的印痕组成,偶尔也会出现其他步足的痕迹。研究人员表示,根据不规则的尾刺痕迹和略微左右交替的足迹模式可以判断,陕西横山瓦窑堡组的鲎足迹是由漂浮或游泳着的个体和在湖底行走的个体各自留下的。

类似的鲎运动迹曾见报道于安徽南陵下三叠统青龙组、云南景洪古近系、贵州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和华北地区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地层中,同这些记录相比,横山标本中的晚三叠鲎造迹者的平均尺寸要大得多,根据长度公式估算个体的最大尺寸可达89厘米,这或成为中国化石记录中最大的鲎。

横山遗迹化石组合的新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首次在陕西横山地区上三叠统中识别出鲎的足迹化石,不仅拓展了我国鲎遗迹化石的地理和时代分布,还对当地古动物群落和古环境的恢复有着启示作用。其不寻常的多样性表明存在一个丰富的、由鲎与鱼类组成的浅水动物群落,而古环境可能是一个淡水到咸水的浅水湖泊,有硅质沉积物的输入。

该研究团队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研究人员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妙言博士生、邢立达副教授,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Hendrik Klein)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