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具备出色的“指尖功夫” 全球首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在沪诞生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亚宁     作者:马亚宁     编辑:裘颖琼     2023-02-09 08:44 | |

图说:由上海非夕科技打造的新一代通用力控型夹爪、穹知AI系统正式亮相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在上海诞生。近日,由上海非夕科技打造的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玄晖(moonlight)、新一代通用力控型夹爪、穹知AI系统正式亮相,实现了在生产线上让机器人不仅可以自由挥舞“手臂”,更能像人手一样灵巧地完成抓、取,捏、掐等精细动作,完成指尖劳动。

在制造业生产线上,打磨抛光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也是很难实现自动化的环节。例如,生产一把高品质吉他,打磨要求细腻,工艺难度高,现有的大多数自动化方案难以胜任。毕竟,机械手臂刚硬有余,柔性不足,难以像人手一样“心灵手巧”。由上海非夕科技全球首发的自适应并联机器人,无论是螺丝拧紧、柔性上料组装,还是平面打磨,都有着出色的“指尖功夫”。 

图说:非夕还带来了全新自研的 “手”——通用力控型机器人夹爪Grav系列

通用力控型机器人夹爪Grav,实际上是一款二指力控型电动夹爪。通过实现极致的力控性能,以及仿生壁虎材料的运用,能极大地扩展夹爪的通用性,适应尽可能多的处理对象和复杂任务,为机器人工程方案提供更多的选择。特别是,与此前的机器人“手臂”等创新产品相结合后,可让机器人实现如人手一样精细、灵活的操作能力,让生产机器人真正靠“手”劳动与创新。

有了“手”和“臂”后,非夕还发布了完整的机器通用“大脑”——穹知NOEMA系统,包括了穹知云平台、穹知边缘系统和穹知边缘控制器。基于此,用户可以轻松地开发AI模型,寻找机器人全生命管理的解决方案,包括数据治理、模型训练、算子编排、方案部署和维护调试等功能。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让机器人有能力胜任更多重复、枯燥、有害的工作。”据非夕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王世全介绍,非夕科技致力于让机器人以更加类人的方式工作。此次发布的首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正是参考人的行为方式——人工作业往往以手感调整为主,视觉引导为辅,将这些从人身上的启发移用到机器人的工作形式及相应的产品设计上,从而实现更通用智能的机器人产品。据介绍,“玄晖”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走向市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