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罕见病日|他为破解渐冻症谜团捐献大脑 让后代获得一个可能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钱文婷     2023-02-27 18:32 | |


  “一心想着为后代做点有用的事情,我先生得偿所愿了。既然是上海地区首例加入渐冻人脑库的,我梳理好这份特殊的‘家属经验’,给病友和志愿者们作为一份参考,也挺好的。”提起丈夫潘先生的捐献,曹女士非常诚恳和坦然。
  明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不久前,68岁的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潘先生去世,遵照他生前意愿,脑与脊髓组织捐献流程立即启动。基于前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生和志愿者的沟通对接,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复旦分库(上海脑库)获取了这份珍贵样本,并将其纳入中国渐冻人脑组织库,以推动渐冻症的精准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潘先生也成为上海地区首位中国渐冻人脑组织库的捐献者。

采访对象供图

  中国渐冻人脑组织库以“建成全国第一个大样本病理性脑组织库”为愿景,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渐愈互助之家、中国脑组织库协作联盟共同发起。作为重要参与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以其作为主体的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等专家团队正通力合作,与捐献者一起,向进一步探究人类的思想载体与生命中枢迈进,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把治疗托付给医生,把自己奉献给医学
  2018年,潘先生以为自己“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导致右下肢无力、行走步态异常,经多方咨询,他被推荐来到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神经内科陈嬿教授结合体格检查、病史资料、肌电图报告等,确诊潘先生患有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
  “明确诊断的那一刻,我们内心当然是极度痛苦的。但再反思,这何尝不是一种释然。”曹女士回忆道,“和不少病友们相比,我们直奔目标、少走了很多弯路,一开始就接受了正规药物治疗和随访管理,还是幸运的。”曹女士说。
  随着深入查阅国内外渐冻症的治疗方案、科普资料,潘先生很快接受了命运的巨大“玩笑”。既然无法逆转、生存期还有3-5年,不如多看看世界的精彩吧。伴随着大脑对肢体掌控权的“步步妥协”,潘先生下肢行动逐渐被轮椅取代,上肢运动、呼吸、吞咽功能也都面临着不可逆的退化。在能够走动时,他们时不时出国旅行,把治疗彻底信任地交给华山团队,“我们就要抓紧时间把快乐充实到自己的生活。”
  一日,曹女士家中忽然收到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明,一问爱人才知道,原来潘先生已经默默在手机端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她便把丈夫的愿望记在心里。2022年9月,得知有一个全国渐冻症脑组织科研样本平台正在筹建,她立刻向陈嬿教授咨询。正巧,华山医院正是这项脑库计划的重要成员单位,于是她顺利联系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李文生教授以及他所牵头的上海脑库。在多方协助下,2022年底潘先生完成了脑捐献登记流程。2023年1月7日,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当天下午曹女士帮助爱人达成了最后的心愿。
  从临床到基础,医学攀登者正合力拨开迷雾
  在全世界范围内,罕见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仍面临着极大困难,以往只能通过患者的血液、体液、脑脊液样本研究,无法探究其运动神经元病主要受损部位(脑与脊髓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我国至今也尚无大样本单病种病理性脑库。在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像潘先生这样有愿促成医学事业进步的患者还有很多。

  “为不辜负这份大爱,高质量地保存好珍贵样本,一方面需要有较为完善、高质量的病史资料,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支随时响应、组建迅速,严谨专业、细致人文的专业队伍投入其中。”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陈嬿教授说。

  “作为基础和临床紧密合作的重要平台,上海脑库承担着专业而及时的样本采集,确保样本的质量与可用性,通过脑库协作工作网络,统一伦理学和脑库工作标准、互享资源,为脑科学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人脑组织样本。”上海脑库主体承担单位、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李文生教授说。此外,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科学家团队云集,上海脑库为科学界探秘人类神经中枢提供着源源动力。
  脑与类脑研究正是近年来国家和上海部署的重大战略研究方向。未来,借助各类新型成像技术、基因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这些珍贵的脑组织样本将提供大量脑功能与认知相关脑疾病研究数据,科研潜力无限。
  众人拾柴,在这里罕见病友不孤单
  在华山医院,攻克罕见病的努力源自众人拾柴火焰高。2018年国家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121种罕见病,其中就有35种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集结了一批“王牌”专家团队,在各亚专科领域潜心深耕。2019年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牵头成立了泛长三角神经肌病联盟,如今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直辖市,接收来自华东地区的肌肉标本,接诊全国各地转来的疑难罕见神经肌病患者。神经内科党支部牵头,各亚专业组发挥自身优势,已连续15年开展各类神经系统罕见病患友会活动,传播照护知识、提供人文关怀、编写科普手册,不定期上门提供个性化照护指导,“为爱加力,暖冰前行”。
  2022年2月,华山医院罕见病中心成立。依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尖峰学科群,医院多学科聚力攻关,不断建设和完善国内领先的罕见病临床诊断、临床队列研究、治疗和随访评估体系。跨专科合纵连横,专病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融合病房等等,罕见病诊疗服务获得不断扩容、升级。
回顾这段陪伴和照护丈夫的历程,曹女士也提出期望:个性化的心理指导、专业的护理资源、助残设施设备的完善、全社会的人文关怀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良药。
  从冰桶挑战开始,全社会对罕见病的关注和知晓度日渐上升,要敞开怀抱让罕见病人群更便捷地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是个相当专业的渐冻症家属了,以后做个志愿者没问题!”曹女士开朗地说。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