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复旦中山罕见病诊疗中心”揭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钱文婷     2023-02-28 11:05 | |

医院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左妍)因为一次在篮球场上的崴脚,意外发现基因缺陷,此后腿部肌肉逐渐萎缩,再也无法正常行走……在2月28日“2023国际罕见病日复旦中山特别活动”上,一位罕见病患者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他所患的疾病叫做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这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已知罕见病的一种。

罕见病是当今最复杂的健康科学难题之一,由于我国人口基数众多,罕见病患者在我国“罕见而不少见”。在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起“2023国际罕见病日复旦中山特别活动”,“复旦中山罕见病诊疗中心”也于当日揭幕。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介绍了罕见病诊疗领域的“中山行动”。他表示,作为全国及上海市罕见病协作网医院,中山医院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以MDT诊疗模式为罕见病诊治保驾护航,2021年登记罕见病例数1901例,位列全市第二。为了加快探索罕见病诊疗与保障的“中国方案”,中山医院于2022年成立了“复旦中山罕见病诊疗中心”,将罕见病诊疗及科研、科普工作纳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山医院还将联合复旦附属的兄弟医院,在罕见病诊疗领域进一步探索。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中山罕见病诊疗中心”主任钱菊英教授介绍,中心整合了中山医院各个优势学科、精准医学中心、大数据及信息智能化研究平台、新建中的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等力量,集临床诊疗、基础研究、新药及新技术研发、AI智能化赋能数据库管理等于一体,合力破解罕见病患者“诊断难”“治疗难”问题。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遗传学与罕见病科普公益活动捐赠仪式”。2021年11月,由樊嘉院士、周俭教授领衔医院肝外科团队研发的“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成功转化为普适于临床的体外诊断产品并生产上市。顿慧医疗公司携手中山肝外科团队探索“医研产”合作新模式,承诺每生产一支试剂盒即向公益组织捐赠1元善款。在当天的活动中,顿慧医疗向聚焦遗传学与罕见病的公益平台“豌豆SIR”捐赠30万元,将作为专款用于罕见病的科普宣传,帮助更多罕见病患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