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康健园 | 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莹     作者:王莹     编辑:潘嘉毅     2023-03-17 10:29 | |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经过急诊救治后,脑卒中患者面对的是长期的身心康复。虽然短期内无法实现“病去如抽丝”,但至少要能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属的照料负担。日前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项目“脑卒中健康促进与康复系列科普”开展了“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主题活动。在活动现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护理部主任、主管康复治疗师王莹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手把手指导实用康复措施,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早期康复概念要率先转变,人们要纠正“中风后躺平不能动”的传统观念。中风患者康复的最佳时期是脑卒中发生的3个月之内,一般超过半年以后恢复的速度就会减慢。但并不意味着不会继续进步。人脑终身具有可塑性,只要肯坚持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将终身受益。

目前认为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只要患者神志基本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介入康复。脑梗死患者介入时间较早,一般病后2~3日,脑出血可推迟至1周左右。对那些没有严重并发症或脑水肿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就开始床边活动。

王莹主任介绍,脑卒中后遗留功能障碍,主要包括不能活动或活动困难、吞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或能力下降等。卒中康复针对的正是患者迫切需要恢复的日常生活行为。

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恢复或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改善因不能经口进食所产生的心理恐惧与抑郁;增加进食的安全性,减少食物误咽、误吸入肺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概率。吞咽训练分为基础训练(间接训练)和摄食训练(直接训练)。

 

 

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患者体位转移或行走时出现跌倒可能。为了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要对患者的居住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如环境光线充足、地面保持干燥、危险环境放置警示标识、保持环境走廊通畅等。

 

 

王莹主任特别强调“起床三部曲”,确保患者安全下床。具体做法是:

(1) 慢慢睁开眼,平卧30秒让身体适应;

(2) 慢慢坐起转动颈部,或是双眼目视前方30秒;

(3) 将双脚移至床沿,30秒后起身,切忌一跃而下;

(4) 最后下床活动。

王莹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纠正所有可逆的危险因素,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少肥胖。“三高”以及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预防疾病复发或加重。

(潘嘉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