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第七届君子养成大会探讨“礼之教育”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裘颖琼     2023-03-19 08:46 | |

图说:第七届“君子养成大会”昨天举行 采访对象供图

“熊孩子”“网络暴力”“社会戾气”……在建设美好生活中,如何通过教育逐渐减少“无礼”“失礼”“破坏礼”的现象?如何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之风?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复旦附中青浦分校、上海市写作学会、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等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君子养成大会”昨天举行。大会主题是“君子养成与教育之礼”,探讨从个人、家庭、社会、学校不同层面培养青少年礼仪文化素养的典型性问题。

“在学校被人打了,要先打回去。”不少父母会这样教自己的孩子。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却深刻记得母亲教给自己的是全然相反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说,正是这样流传千百年的智慧警句给自己带来最深刻的思考。“虽然一时心里并不舒服,却让我有了充分的反思空间。不打回去,是否可以在其他方面胜过对方?是否可以和对方再进行一次沟通?这样的努力让我将重心放在自身的成长上,最终造就了现在的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发挥亲职教育作用,让家庭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课堂?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杨雄认为,父母应从学习生活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养成进而关注到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人格完善等多个层面关注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以民主氛围与孩子相互影响、相互关心、相互学习。

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上海市教科所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高低态势与教育之礼的现实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在他看来答案是必然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校关系与亲子关系的质量与青少年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有效融入礼的教育将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帮助。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于2015年建校以来,逐步确立了“人生教育,君子养成”的办学理念。本届论坛还设置了五个分论坛,议题分别是“礼之溯源”“礼在校园”“礼在家庭”“礼在社会”“礼在独处”。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