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如何展示“水+墨”?平面之外有立体,黑白之外有色彩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沈毓烨     2023-03-22 19:57 | |

申城市民在看春赏樱的同时,又将多了一个观展好去处。随着 “上海樱花节”的到来,昨天,“水+墨:都市镜像”展览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

“水+墨”以“都市镜像”为主题,聚焦于国内九位艺术家近几年最新创作的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媒介来反映他们对于都市、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马琳博士担任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张立行作学术主持。

汪家芳、毛冬华和倪巍的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水墨语言,表现了他们眼中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建筑和工业遗存。在汪家芳的一组《城市系列》作品城市不是传统的写生画面,而造一种蔚生霞光的画面效果;毛冬华的《观海》系列作品,通过现代玻璃幕墙的反射映照来呈现古典建筑,并以此构建画面的主要形式,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增加想像空间和时空体验感;倪巍的城市水墨则通过繁复的的墨线交织建构成城市的肌理,反映出对于城市的内心感受与潜在理解。

图说:《观海》

展览恰逢樱花盛开之际,展览现场也呈现了多组水墨花卉作品。在李戈晔的四件方形立体装置《花影》作品,打破了传统水墨的创作语言,用水墨颜料分别在不同颜色的亚克力平面上描绘了花卉元素,当阳光穿过亚克力时,在墙面与地面投射下彩色光影,如同水面波光闪烁。鲍音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城市写生与自然写生两组作品,画面再现了原生态的自然面貌,不论花卉植物,还是城市隔离带,画面结构繁复却不凌乱,富有节奏感,充满浪漫气息。在展览现场,也可欣赏到水墨最为淳朴的一面。如马新阳的四组花卉作品,《花如雪》是为配合本届樱花节特别创作的一幅水墨樱花作品。

展览还突破了“水+墨”展的平面展示方式,以雕塑作品将水墨空间立体化呈现。青年雕塑家庞海龙的作品《still-life》以灰尘为媒介,将水墨空间花园搬进了现场。而冯崇利在其作品《风之痕》中以写意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崇高与神秘。

青年艺术家孙源的作品则把平面的水墨作品转换为彩色的立体装置作品,以透明材质为介质,借以光完成作品在不同光线、光照角度及空间中的视觉感受。

为了更深入讨论这一话题并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展览期间还会举办学术研讨和工作坊等活动。“水+墨:都市影像”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