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不难的工作我们是不做的!”他奔跑在脑机接口赛道最前沿 让科幻走进现实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钰芸     作者:张钰芸     编辑:金旻矣     2023-04-10 09:01 | |


图说:脑虎科技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流浪地球2》电影的开篇画面,是印度科学家正在把各种传感器贴在病人的脑袋上,像是从事数字生命的信息采集工作,或是完成所谓的意识上传,实现数字生命的生成。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看来,这是很典型的脑机接口的应用场景,也是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的前沿科技领域。

   如同造梦师般的科幻电影,如今正逐步走向现实。在马斯克等“大玩家”的推动下,近年来脑机接口赛道“百舸争流”,但国内外研究者均面临一些尚未突破的难题。在挑战中抢占机遇,作为国内首家以柔性脑机接口技术去保护和探索大脑的生命科技公司,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速奔跑。这支年轻团队希望以全新的技术路径,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2025年前成为脑机接口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技术路线
      大脑是人体最神秘的一个器官,即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于大脑的了解和认识还非常有限。近年来,美国多家高科技公司如Facebook、Neuralink都在着手进行脑机接口的研发及产业布局。各国也都把脑科学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热点,发布了针对脑科学的研究计划。

2019年,陶虎在家乡江西南昌创办江西脑虎科技。2021年,他携手中科大同学彭雷创办上海脑虎科技,并将总部设在上海。同一年,酝酿已久的中国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为前沿技术转化为实践应用带来东风。目前脑虎科技已完成多个核心科技树的建设,自主产权的首批产品也实现落地,构建起了从科研到工业化的整体能力。

“脑机接口可以起到认识脑、保护脑、修复脑乃至于增强脑的效果。”陶虎告诉记者,脑机接口能够采集大脑放电的信号,也可以直接调控大脑放电的活动。但如何在高通量读写大脑和低创伤实现植入之间得到平衡,是脑机接口技术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们选择了一条和马斯克不同的技术路线。”他说,尽管脑虎的工程化、产品化、规模量产的程度,比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落后六七年时间,但在一些具体指标上,例如一些通道数、电极材料、包括信号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优势。特别是随着“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的成熟,未来可能会借助技术跃迁,带来反超的机会。

“脑虎科技和Neuralink公司都选择了植入式脑机接口,但我们在植入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陶虎用“留剑融鞘”来解释脑虎科技的独特专利,其中,自古以来一直被应用于传统纺织领域的“蚕丝”是关键。“马斯克的植入方式是制造一个名为‘缝纫机’的机器人,用硬质的钨针带着柔性电极插入大脑,再把针拔出来,线留在里面。而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式,是用固化的蚕丝蛋白液包裹电极植入大脑,插到定点位置后,蚕丝蛋白慢慢降解,仅留下电极。可以这么理解,以电极为剑,用蚕丝蛋白做剑鞘,插入之后剑鞘融化,只留下剑本身。”

图说: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

   前进路上始终保持“焦虑感”

今年40岁出头的陶虎,在创办脑虎科技之前,是博士生导师、项目首席科学家,也是实验室主任、中科院研究所副所长。从最初的机械工程专业“闯”进如今的脑机接口领域,他遇到过瓶颈,碰到过阻碍,常用网球明星纳达尔激励自身,“无论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千万不能停,停下来这口气就跟不上了。” 过去10年间,陶虎带领的团队在《科学》《自然》等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被引15000多次,这位有如“拼命三郎”的科学家如今多了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却依旧保持着“焦虑感”。

 “脑机接口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其技术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不是传统的信息技术或生物技术创业项目可比拟的。身处这样一个颠覆性领域,我们没有太多的前人经验可以去参考。”陶虎说,但我们也因此与国际同步创新,将一些前沿技术转化为实践应用。

记者了解到,脑机接口是涉及临床医学、材料、芯片、信息控制、算法等10多门交叉学科的领域,借助上海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创新条件,脑虎科技采用“科研团队+商业团队”双轨制商业模式,已招徕了近百位涉及医疗器械、芯片硬件、软件算法、材料、医学等不同背景的顶尖人才,形成了一支适应脑机接口交叉学科特点的核心研发团队。其中研发人员占比60%,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70%,80后、90后是绝对主力。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难的工作我们是不做的。如果有人能够真正把脑机接口技术做出来,我希望是我们这个团队。当然,这个团队不是仅仅指我自己的课题组,还包括我们长期合作的伙伴。”

陶虎说,脑虎科技还不能说完全成功,但是它已经在正确的轨道上。希望通过我们学术上的积累、商业上的探索,把这个经验复制下来,应用到生物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BTIT)这个未来最有潜力的颠覆性领域之中,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