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 | “小金陵路”上的西凌烟火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姚丽萍     编辑:屠瑜     2023-05-22 08:31 | |

黄轩供图

姚丽萍/文

300米长的小街,一排骑楼,四五十家商户,人称“小金陵路”,这里是半淞园路街道西凌家宅路。

上周六,“小金陵路”上,街区开放日,西凌营造站开张啦。

未来两三年,西凌营造站要见证两件事。一件是,零距离家园将营造出怎样的“西凌烟火”;另一件是,超大城市里,面对高品质生活必须破解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一个大型居民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如何适应现代化需求?

“小金陵路”上,骑楼对面,就是住着3700多户居民的西凌新村,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著名的危房改造项目。

三年前,新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小区物业管理区域内,原有的六个业委会合并为一个。

西凌新村原有七个业主大会和业委会、四个物业公司,“多头自治”让小区公共问题频发,生活品质大打折扣。破解“西凌难题”,物业管理区域调整势在必行。于是,西凌新村七个业委会中的六个合并为一个,选举产生新的业委会。街道依托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引导新的业委会依法依规运行,发动居民协商自治,形成西凌新村《住户守则》。

三年来,依据《住户守则》,西凌新村优化道路、绿化和共用设施,增加机动车停车位,重新配置门岗和进出口;更重要的是,老楼加装电梯全覆盖,全面提升小区生活品质和环境面貌。

无疑,零距离家园建设中,被称为社区“小宪法”的《住户守则》,管用。规则的制定,依据的,是法律法规;针对的,是“开门七件事”天天都要面对的家长里短——从文明养犬到有序停车,从房屋租赁到物业服务,事无巨细,凡是安心、放心、舒心过日子要遵守的规则、规矩,一件件说清楚。更重要的是,《住户守则》不是挂在墙上、放进抽屉里的,而是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各方认可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零距离”制定规则、认同规则、遵守规则,也就成了在“小金陵路”上过好日子必备的素质和教养。

零距离家园,首先是“规则之治”;但《住户守则》,仅仅是“零距离”的第一步。何谓“零距离”?是治理的零距离,也是服务的零距离,最终要体现为人们的感受度——生活办事更方便一些,诉求表达渠道更畅通一些,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提升一些。

于是,在《住户守则》之后,上周,“醉美烟火·乐荟西凌”党建联盟,来啦!

但凡联盟,都有目标。“醉美烟火·乐荟西凌”的目标是:共同服务发展、共同服务社会、共同服务群众,持续关注西凌家宅街区品质提升,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其中,引导多元主体有序参与街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于是,西凌家宅路街区开放日,也来啦!一家临街店铺小屋变身为社区营造站,名字就叫“西凌营造站”。今后,西凌营造站的服务,自然也是“零距离”的——持续分享街区更新计划和街区营造行动;开展街区对话,聆听当地居民、商家的声音,特别要倾听孩子们的想法,邀请“街区儿童议事会”感受西凌烟火、挖掘西凌故事。

西凌烟火、西凌故事,最弹眼落睛的,自然要数——骑楼。

骑楼,典型的岭南建筑,为啥西凌家宅路会有骑楼?西凌故事说,当年建新村,西凌家宅路就是社区配套商业街,居民来消费,骑楼遮风挡雨很实用。外滩的金陵东路很海派,半淞园的西凌家宅路也很海派,骑楼下,本帮和天南地北的商户一同繁荣着社区经济,活色生香。

开放、创新、包容,上海的城市品格,从来也都是西凌烟火的“零距离”本色;这种品格和本色,也让一个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社区基层的探索实践中,呈现别样精彩!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