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十日谈 | 有朋自“本地”来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胡宇锦     编辑:赵美     2023-05-23 14:18 |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当然是吃一顿了!

这是“有朋”老何的话。

飞机刚停在吴圩机场,一条短信立即蹦出,“有朋”老何邀请小酌。老何小我几岁,仫佬族人,长得矮小敦实,一张圆脸,两条细目,都满含着笑意。多年前我与他相识于青海,开同一个会,住同一间房,谈诗论文,彻夜不眠。至于如何知我来邕,纯属偶然——昨日他在宾馆开会,忘了手机,返回去拿,见工作人员正张罗明天的会。老何瞥了一眼刚上墙的大会标,心中一动,便讨一份出席名单来看,一眼就发现了我的名字。

“缘分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吃乎!”听着手机里的大笑声,我想对他来说,确是如此;对我而言,则是有朋自“本地”来了。

在宾馆等到黄昏,我便按老何给的地址出发了。出租车穿过繁华商区,穿过农贸集市,路面逐渐由宽变窄,最后停在一个小巷口——车进不去了。我下了车,径直向前,那餐厅就在巷子尽头,外面搭了几片竹棚,已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只是不见店招。老何早在门口等候,引我到小包间一坐下,便笑嘻嘻地取出两个葡萄酒瓶来。瓶上商标已经扯去,原来是他自酿和灌装的。这才知道仫佬族人大多善酿好饮,而且品类繁多,口味各异。先开的是葡萄酒,吃口爽快,不过略微酸牙,我浅尝辄止,转攻另一瓶。那一瓶是糯米酒,甜浓醇厚,十分可口暖胃。

凉菜早已在桌。除了本地人每餐必备的油茶,还有腌牛肉、烤油鱼、酸豆角、拌凉皮,口味殊异。酒过三巡,老何把手一招,热菜连续而至。第一道便是本店的招牌——宜州脆皮狗肉。我从未尝过狗肉,小心翼翼夹起一块,正在犹豫,抬头只见老何的嘴巴圆成了“O”形,只得勉强入口,竟是外脆里嫩,鲜香满溢。方才知道全广西的狗肉,从原料之佳到烹饪之法,概以宜州为最正宗。第二道是马山黑羊,热气蒸腾之中,见其肉色果然微黑,当是本色配以调料加持所致,食之满口膏腴,毫无膻味。第三道是荔枝柴烤鸡,鸡皮金红,鸡肉黄白,乍看与普通电烤的没有两样,凑近则有微微果木清香,自是手指大动,张口大嚼。最特别的是“狼棒”——仫佬族人做的灌肠,以猪肉糜和糯米为馅,配以猪血、香料灌入猪肠扎紧,蒸熟后切成暗红的厚片。一片入口,肉香米香交织,嚼出来满满的幸福感。至于菜名,实为仫佬语的汉文音译,与“狼”全无关系,倒是让我想起了那首歌的下半句:“豺狼来了有猎枪。”老何点菜很多,豆腐圆、酸汤猪脚量足而味殊,都是宾馆里难以吃到的。菜多了,话多了,碰杯干杯也多了,两瓶酒就在不知不觉中见底了。

老何要送我回宾馆。初春的南宁已是花发成阵,暖风宜人。望着老何返道而去的背影,心里更是暖洋洋的。回到房间,倒头便睡,想必是酒意替代了睡意之故。我从小认枕,这几十年里只要在外过夜,第一晚保证睡不着。此次照例是两本厚书加一册笔记,专门对付漫漫长夜。然而这回不同,一觉黑甜无梦,直到叫早铃声频响而起,神清气爽,身心愉悦。想到多年前在青海与老何彻夜谈诗,于我是无法入眠,于他是放弃入眠,由此还可以判断到底谁更爱诗。想到这里,不免有些羞愧起来。只望老何哪天来沪,我也有机会请他体验有朋自“本地”来的美好感觉。(胡宇锦)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