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苏渊雷与钵水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23-05-25 11:14 | |

苏渊雷,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盟先贤。

苏渊雷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诗人、书法家。抗战时期,苏渊雷在重庆创办钵水斋书肆,后来钵水斋成为苏渊雷的书斋名。

图说:师大一村 新民晚报记者 金晶 摄

诗书画三绝

苏渊雷早年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首批被捕,被判入狱19年,1933年被保释出狱。出狱后,苏渊雷积极参加救国会、求知合作社、新兴社会科学座谈会等进步活动。

1936年,苏渊雷到南京任正中书局编辑。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直逼南京。在黑云压城之际,苏渊雷接编沈钧儒为社长的《抗日周报》,撰写诗文,唤起民众,直至南京沦陷前撤离转移至汉口。后来,他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与贺麟、冯友兰等一起担任哲学教授,兼任中国地政研究所秘书及研究员。因在授课时公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而受到责难,苏渊雷愤而辞去教席。

应民族实业家卢作孚之请,苏渊雷创办“钵水斋”书店。1943年11月5日,钵水斋在重庆正式开张,马一浮、沈尹默、王旭初等题词祝贺。

苏渊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涉猎颇深,长期从事古典文学、史学、哲学、佛学方面的研究。作为诗人,苏渊雷一生写过两千余首诗词,深受张宗祥、汪东、钱锺书等名家推崇。他不仅写诗,还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钱锺书在给苏渊雷的信中以“精微融通,通才达识”来称赞他。苏渊雷嗜酒,常酒后赋诗作画、泼墨书法。他常说,满招损、谦受益,喝酒也一样,半醉最好。苏渊雷的书画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乡人好友求他的墨迹,他都是欣然运笔,毫无架子,因此更赢得了众人的敬爱。

往来皆鸿儒

苏渊雷“钵水斋”的斋号缘何而来?“钵水”的意思是世间的学问像水一样无边无际,像一根针钻到底才可能解决问题,这也是苏渊雷治学态度的写照。钵水斋从最初的一家书店名,沿用为书斋名,后来在上海还是苏老举办的文化沙龙的代名词,也是苏老晚年自署“钵翁”的由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渊雷的“钵水斋”在长乐路上,一张《钵水斋看花图》记录了当时“钵水斋”的盛况——钱瘦铁、唐云、瞿宣颖、周炼霞、吴青霞、黄葆戉作画,冒鹤亭、江庸、路朝銮、周南陔、陈文无、张厚载、朱大可、汪旭初、苏渊雷题诗,以文会友,高朋满座,往来皆鸿儒。其时,“钵水斋”书房非常简朴:朴实无华的书桌、书柜上,摆着文房四宝、书籍。1979年,苏渊雷重返华东师大,住进了师大一村,“钵水斋”的牌匾又挂到了他家的门上。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