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市场来了菜二代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叶良骏     编辑:钱卫     2023-05-25 15:59 | |

小高每天安安稳稳地站在那儿,成了名副其实的“菜二代”。

这个市场开了近40年,摆摊的大多是外地人,有少量郊区农民,都是有点年纪的,大多不讲究,穿的衣服旧、脏。我不买菜,又不懂菜经,很少去。

那天邻居说,市场来了个帅哥,帅哥?卖菜?哪会有年轻人肯来卖菜,我不信。他说,真的,是老高的儿子,父亲告老还乡,儿子来接班。我很好奇,特地去看。老高的摊位是门口处的“风水宝地”,他做了近20年,服务好、菜新鲜,老顾客特别多。进门见围了一堆人,我远远看去,真有个小伙子,皮肤白皙,个子高高,穿件棕色皮夹克,衬衫领子里还戴条花丝巾,在菜贩中鹤立鸡群。围着他的大妈叫着小高、小高,要这个要那个,热闹极了。

我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过去。小高问,阿姨,你要什么?我一愣,我不买什么。一想不对,不买菜到这儿干什么?忽然看到有香蕉,就买这个。他问,这么大一串,你吃不完,切一半吧?“好!”他切了一半,说六元一斤,阿姨头一回来我这儿,算5元一斤。香蕉都是三四元一斤,这行情我知道。但见到这么个帅哥,心里欢喜,不计较了。“还要什么不?”我是个菜盲,这一问,倒有点尴尬。见毛豆是有名的“牛踏扁”,我认识,就买了两斤,他用塑料袋装好,很客气地说阿姨你走好。他住在南汇,租了带院子的农民屋。买了车,每天来回车程各一小时。菜是向农民收的,特别新鲜。他每天凌晨三时半起床,收菜理菜,清晨五时半出门,六时半到市场。到中午,菜大部分已卖完,没卖完不易坏的如萝卜等收起来明天再卖,绿叶菜低价转给隔壁摊主,下午一时他就回去了。

听说,他的菜价比别人高,但质量好。菜贩在上市前都要清洗菜,用的是河水,他用自来水冲,格外干净。他把菜蔬分类摆成扇形、圆形,萝卜排成行。番茄和花菜放在同一格,黄红交加……整齐美观,还一目了然。卖完了,他从底下的箩筐里拿出菜补充进去,轻手轻脚,他的菜很少有碰伤损坏的。小高嘴甜,把大妈们哄得眉开眼笑。每天他的摊位前都挤满了人,讨人喜欢的是他总笑嘻嘻的,嘴巴像抹了蜜。

后来几天,我自告奋勇去买菜,先生诧异我的不寻常,跟着去。他买菜,我看风景,抽空与小高聊几句。小高是安徽人,高中毕业来沪打工。做了几年觉得工资低,也不开心。老高过了六十岁有了退意,让小高接班。他不肯,这活又脏又乱,还要早起。老高说,比你打工赚钱多得多,是自己做老板,懂吗?这句话打动了他,他就来了。

市场因为有了小高,人气旺多了。他每天安安稳稳地站在那儿,成了名副其实的“菜二代”。过了几个月,因为小高的带动,竟有了好几个“菜二代”,他们穿着时髦,说话文雅,摊位整洁,市场比以前鲜活多了。(叶良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