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时尚 人人参与环境美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并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回信持续引发区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区绿化和市容管理部门干部、一线工作者、街道社区干部等纷纷表示,回信让他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今后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抓好垃圾分类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贡献积极力量。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奉贤区坚持源头治理、精细管理、全民参与,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落细落实落地,强化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抓好垃圾分类工作。
01
坚持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
奉贤区守好生态环境底线,开展垃圾分类专题研究,加强生活垃圾常态化督查和联络指导,强化收运管理,推动回收利用,全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5%左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
通过政企合作、多网点建设,形成了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制品等一站式收运处置的常态化运营模式。针对居住区、农村投放违规易发问题,开展分类投放专项整治行动和系列执法行动。
02
坚持精细管理,突破资源化瓶颈
以科技赋能为抓手,奉贤区打造覆盖生活垃圾“投收运处”全过程、覆盖整区范围的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深入对接“一网统管”,有效支撑小包垃圾、垃圾满溢等问题发现、处理、跟踪。同时,推进智能分类箱房试点建设,设置无接触、自动破袋、垃圾满溢报警等功能,方便居民交投生活垃圾。
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推进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建成“两网融合”回收点620余个,开展的垃圾变废为宝、产学研合作,利用居民两网融合回收的废旧衣物、废旧塑料等为主要原料,循环再生再利用于城市家具、休闲座椅、垃圾桶等设施。
同时完善两网融合点有偿回收服务,3公斤及以上就可以在小区或村里的两网融合服务点进行预约回收,进一步增强了居民日常交投、交售的便捷度,提高日常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有效回收利用率。奉贤的两网融合站点还开启夏季便民服务,将理发、磨剪刀、修补衣服服务送进居民家门口。
03
坚持全民参与,深入社会引导
奉贤区把垃圾分类纳入日常宣传、活动中,持续全区域、多形式、持续性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累计开展专场讲座2000多场,入户宣传50万多人次,分类演出500余场。“垃圾分类赛诗会暨朗诵会”“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公园”“垃圾分类公益短信”“无人机空中 监督员地面”立体宣传等深入人心。
此外,奉贤区南桥镇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作为上海首座两网融合科普教育基地,被评选为第一批“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让垃圾分类知识从课堂书面转入体验式教育,将理论转化为趣味科普。
垃圾分类工作这件“关键小事”是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实事。
奉贤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切实守好生态环境底线,强化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奉贤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奉贤绿化市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