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海纳-微信-采集2023 > 上海奉贤 > 正文

社区治理如何凝聚居民自治热情?奉贤海边有位会讲故事的书记

来源:上海奉贤     编辑:赵菊玲     2023-05-27 13:50 | |

在奉贤的海边,有一个刚满“五周岁”的新社区——海湾旅游区海棠社区。尽管“出道不早”,这里的社区治理故事却广为流传。无论是“上海最后的渔民生活”,还是从无到有不断深化丰富的海棠文化,都不断凝聚起社区居民的自治热情。

在关于海棠社区的诸多报道中,经常在落款处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许立群。说起这个社区的精彩故事,离不开这位会讲故事的许书记。

转岗基层社区治理,讲好海棠故事

五年前,许立群从旅游景区管理转岗到基层社区治理。有人问起他,“你是怎么尽快适应岗位调整和角色转换呢?”他总是笑笑说道,“首先是心态归零,其次是加强学习,再就是要换位思考,科学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海棠社区的具体表现,想想居民需要啥就去做啥,这也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在实践中,他慢慢找到了社区治理的“门道”,从一位在周恩来故居工作多年的小区居民说起,串联起周总理与海棠花的故事,坚持多元共治,讲好“有声、有色、有味、有道”的海棠故事,培育“向上向美,崇德向善”的海棠文化,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从和谐宜居的环境中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8月22日,“海棠文化”首次亮相于奉贤区“千名书记进党校、万名党员进课堂”大培训暨全区村居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结业仪式,《共建共治共享三步走,推进海棠社区治理实践与创新》的交流发言,引起现场不少村居书记的关注。

2019 年,他编辑了《海棠印象》一书,一个个唯美的故事仿佛带人走进“花开海棠遍地红”的生活意境。

从海棠花的故事到海棠社的组建

是巧合更是传承。居民区老党员刘阿姨在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工作了40多年,退休后来到海棠社区定居,听说自己住的小区成立了新居委会并命名“海棠社区”,热血沸腾,思绪万千。了解刘阿姨的情况后,许立群通过举办经典诵读,开设微家小课堂的形式,让周恩来总理与海棠花的故事在海棠社区家喻户晓,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蔚然成风。

“小区里有很多能人、达人,贤人,要是把这些‘小人物’组织起来,相信一定会释放大能量。”2021年9月,许立群以“赋能、集善、崇德、聚力”为主题,在全区率先组建了“海棠社”新贤联谊会,起草制定了章程,成立了党史宣讲、“好邻·好灵”、非遗传承、书画培训、普法客厅等“新贤”工作室和“新贤”工坊,用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绘就居民美好生活幸福底色。

从小渔村到“上海最后的渔民生活”

海棠社区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村民都是2000年从嵊泗县洋山镇滩浒海岛搬过来的渔民。如今,这里随处可见“两个和美”创建留下风景与印痕,曾经的乱堆物、乱搭建、乱晾晒、乱停车、乱张贴和23个点位的违章建筑统统不见了踪影,生产工具也有了“家”。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渔民画,绘出幸福生活的跃变。

许立群以“讲好上海最后的渔民生活故事”为主题,成立滩浒渔村文化教研基地,举办渔村文化沙龙分享会,鳗鱼苗捕捞和海蜇古法腌制等两项技艺成功入选第七批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誉为“滩浒三宝”的大白虾、海蜇皮、凤尾鱼被誉为“滩浒三宝”也成功注册国家商标,这让秀色可餐的“非遗”美食成为渔村振兴、渔业增值、渔民增收的“法宝”走出了小渔村的逆袭之路。

“可以讲是华丽蝶变,许书记让原本听不懂的滩浒方言成为奉贤的美丽乡音,架起了我们与海湾旅游区文化交流、文旅融合的桥梁。”这也是洋山镇历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洋山渔民在海棠社区幸福新生活的肯定,许立群也经常受邀参加洋山港口旅游节和社区文化节。

激发居民自治热情,赋能海棠文化

“既然是海棠社区,怎么可以没有?海棠糕?吃呢。”这是他的一件心事。不久前,花香浓郁的海棠糕终于出炉啦,让来过海湾旅游区的人,都能吃到美味与文化兼具一身的海棠糕,在一饱口福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是把“不可能”变“可能”。2020年,海棠社区通过认领、认种、认养的形式,将300㎡光秃秃的露台打造成了社区开放式自治屋顶花园,让渴望美好生活的居民找到爱的港湾,“辛夷小院”被评为奉贤区十大最美庭院之一。春夏时节,居民可以采摘一把新鲜的香草叶,通过蒸馏分离出100%饱和的原液,美丽健康、纯天然的护肤品“辛夷纯露”,成为海棠社区第一份“伴手礼”。

走进大学课堂,共建美好社区

毗邻大学城,这位会讲故事的书记,也经常受邀走进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高等学府中,交流海棠社区的基层治理实践。

2021 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将课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以“社区营造”的方式,在海棠社区完成了“竹源”和“珊瑚BAY贝”两个“微花园”项目,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花粉传播”为主题,开设社区公益“自然课堂”,让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也想将“社区营造”项目落户海棠社区。

前不久,许立群又动员结对单位——民革奉贤区委会新党员支部发起建立奉贤首家社区“孝贤文化”慈善基金,定向用于海棠社区“孝贤文化”传播,海棠社区“孝贤文化”阵地建设和海棠社区困难家庭、独居老年人的关爱帮扶,让美好社区既有“颜值”,也有“品质”,更有文化内涵。

如今,在“学习强国”、上观新闻、新民晚报和“上海奉贤”等新闻媒体上,经常能够看到他署名讲述的社区故事,2020年,许立群还获得奉贤区事业人员记功一次。作为社区干部队伍中的一名新兵,许立群将这些工作成绩,归功于此前的工作阅历。他把十多年综治维稳工作的经验化作勇于担当、敢于直面问题的能力;把七年旅游景区管理的心得,融于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每一个岗位都是历练,每一份阅历都是一种积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你在海边还有一个家……”如今,通过讲好一个个社区治理故事,海棠社区正不断凝聚起居民自治的动力,一幅“爱上海棠·恋上家”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奉贤海边徐徐展开。

今日热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