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马上评|“考古”与求新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邵宁     作者:邵宁     编辑:陆玮鑫     2023-05-27 12:30 | |

上海为什么有一条苏州河?那苏州有没有一条上海河?苏州河边有哪些历史建筑?见证了什么样的人和事?生活在上海的中小学生,其实知之不多。昨天,静安区几所中学的100多名孩子和老师一起走出校门,在苏州河边开展了一场“海派城市考古”,实地感受四行仓库、张园的一砖一瓦,触摸历史和文化。正在“考古”的孩子们,是专注的,是欢快的,是充满活力的。

“考古”是为了求新。让埋头题海的学生走出小课堂,走进更广阔的课堂,静安区的“城市课堂季”开了个好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更广阔的课堂还有很多,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又如公园、体育场馆,甚至还可以是各类企业。上海正在实施的“社会大美育”计划,已有学校把美术课开到了博物馆里。当然,到这些地方不是走马观花,不是玩玩闹闹,而是为了锻炼思维、启发创新,这对教育者、引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安区联动文博场馆、社区与企业,成立“海派城市考古联盟”,也是为研学效果和成果落地助力。

不过,当下这么做的学校还不多。或许,在有些校长和家长看来,让孩子走出去“考古”,还不如关在教室里多做一两张卷子。但是,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好奇心、求知欲最强的时期,也是思辨能力最需要锻炼的时期。人工智能时代已至,未来拼的不再是知识的储备、刷题的速度,而是眼界、思维和创造力。这些,都不是反复刷题能够实现的。

既“考古”,又求新,期待更多的学校加入其中!(邵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