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升斗小民,符合逻辑和常理、微如芝麻的小便宜,搨一搨也无妨。
一提到搨便宜,很多人会两眼放光,嘴角上扬,我也不例外。叫网约车,总是习惯性地看一看,车费能否打折,有无优惠券可用;购物App的开福袋领现金,我也摇得不亦乐乎,每天收获几角几分,很是开心。有位老友,每天的晨课,就是在各种App上签到,攒积分,薅羊毛,换话费,一圈下来,耗时1个钟头。
但便宜不是那么好搨的,苏州人常说,“搨便宜反被便宜货搨得去”,倒是真的。
一次,某地图App推出“助老打车”优惠。年过六旬者,每季度可领一张50元的打车券,条件是起点或终点之一是医院,要验证身份,要刷脸。喜滋滋领了优惠券,打了几趟车,券都没用掉。打客服电话询问,被告知,要在App上打开某个开关,打车之前要点好“用券”……
万事俱备,可以用这张大额优惠券了。某日,跟同事们约好,次日上午10点,去看望一位做了手术的同事。拿出手机,打开该App一看,我家在西南,那家医院在东北,斜穿上海市。乘公交地铁,耗时一小时三刻钟;开车,1个钟头不到。打车,预估费用70元。想着有50元优惠券垫底,我选了“打车”。等了十分钟,车来了。小区附近很堵,车速慢得令人绝望。好不容易挪上高架,车速快了些。行至半程,同事打来电话:“孔老师,你到哪里了?”“我在高架上,快到杨浦大桥了。”总算下了内环,进入杨浦区,七拐八弯,赶到医院门口,还是迟到了半个钟头。至于车费,抵掉那金贵的优惠券,实付111元。年轻同事们说:“高峰时段,没有比地铁更快的交通工具了!”“唉,以为打车能快点,再说,还有优惠券……”她们笑而不语,我独自后悔。时间没省,白白耗费了一百多元,只好自嘲:“想搨便宜,倒过来被便宜货搨得去哉!”
近日坐班车,听司机与业主闲聊,又听得一件趣事。那司机在超市买了打对折的临期酥饼,回家一咬,一面软一面硬,吃下去不久,肚子就不舒服:“阿姨啊,我这才明白,便宜货买不得呀。”
便宜这个词,有两种读音:pián yi和biàn yí。读pián yi时,它有价钱低、实惠之意;读biàn yí时,意为“方便合适、便利”。《红楼梦》里,薛宝钗为史湘云筹划螃蟹宴时,所说的“便宜”,就是biàn yí。搨便宜(pián yi),就是价廉物美之意。其实,价廉与物美,很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道是“买的没有卖的精”。每次网购,为凑够免运费的金额,总是多买了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想搨平台便宜,终究还是被平台搨了便宜;即便是薅羊毛充话费、摇福袋领现金之类的“捡钱”,也须付出时间和精力;又比如“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屡试不爽;遑论有些“便宜”,本就是钓饵。
于升斗小民,符合逻辑和常理、微如芝麻的小便宜,搨一搨也无妨。即使有损高雅的“人设”,人生也因此有了烟火气。重金求子、高价回收、高薪而工作轻松的大便宜,还是不搨为好。受害者内心的贪欲,是骗子得逞的必要充分条件。(孔曦)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