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上艇为媒,一“桨”连中外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李元春     作者:李元春     编辑:吴旭颖     2023-09-17 12:07 | |

“妈妈,明年我能来伦敦现场看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吗?”今年8月,12岁的于竣丞在泰晤士河游船上这样问妈妈。“儿子,要看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不一定非要到伦敦才能看啊,说不定上海也能看。”上海市民朱叶青笑着回答。

一个月后,朱女士的话果真变成了现实。在今年的第三届上海赛艇公开赛上,应邀参赛的牛津剑桥赛艇队在苏州河上与对手上演了一场高水平对抗,这个意外之喜可让赛艇爱好者小于同学乐坏了。

图说:第三届上海赛艇公开赛比赛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作为上海新打造的一个自主IP赛事,上艇一年比一年进步,今年牛津、剑桥以及澳大利亚国家赛艇队等国外高水平队伍的到来,更是标志着这项赛事已经实现了上海和世界的双向奔赴,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上艇,以“城市会客厅”的姿态向世界展现上海之美。

图说:外国游客也来打卡上艇


来了,爱上了


“整个上艇赛道有13座桥6个弯道,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上艇赛事总监李建新介绍说,苏州河上的这个上艇赛道,对中外选手的吸引力非常大,“这个‘魔幻赛道’吸引了很多参赛队伍,很多国外的选手都很希望未来有机会来上海参赛。”

赛前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赛艇队的主教练亨利也对上艇的挑战性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站在高处观察过赛道,这条赛道真的有很多弯,能否过好弯将是赛出好成绩的关键。”而在比赛结束后,剑桥大学赛艇队的队员西恩·海耶斯直言:“这真是一个疯狂的赛道,新奇、刺激、有难度。虽然我们在比赛中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赛艇上,但这里的赛道实在太惊艳了,我希望将来还能再来这里比赛。”除了极具挑战性的赛道,苏州河畔的风景也给海耶斯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比赛过程中能看到非常美妙的风景,有那么多漂亮的建筑,这真的很特别,我必须说,中国正在打造一个很棒的赛艇比赛。”

图说:牛津布鲁克斯大学选手准备比赛 

此次上艇赛道,西起静安国际中心水域,东至乍浦路桥附近的上下水码头。沿着比赛路线,一幅苏州河的现代画卷徐徐展开,画面之美给激烈的比赛平添一份吸引力。剑桥大学的女队员安娜·布鲁梅尔就特意用中文对记者说:“我认为这里的景色真的很美,很兴奋能在苏州河上比赛。我爱上海!”

图说:剑桥大学参赛选手在比赛中

吸引外国选手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难得的中外文化交流机会。比赛前,中外高校还展开了一次关于多元赛艇文化的漫谈,交流每个国家不同的赛艇文化。澳大利亚国家赛艇队队员莎拉·马里奥特说:“这是一次很棒的参赛经历,谢谢上海给了我们这么特别的体验,我们在这里经历了很美好的时光。”


看了,自豪了


细雨蒙蒙,百舸争流,一决高下,苏州河上扬起一朵又一朵美丽的浪花。上艇之美,不但征服了外国选手,也让观赛的上海市民非常自豪。“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小时候觉得苏州河是又脏又臭,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水质发生明显改善,现在又成了上艇的赛道,向世界展示上海的发展,我觉得还是一件挺值得骄傲的事情。”朱女士说,“如今在苏州河上看赛艇比赛,丝毫不亚于在国外那些著名城市的河流上看比赛。”


图说:苏州河沿线风景向各国选手展现一幅东方城市美图

如朱女士所言,如今的苏州河,确实和过去不一样了。经过多年治理,如今苏州河不但成为上艇赛道,两边沿线也早已成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公共空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习惯吃过晚饭来苏州河边的健身步道散步了。“今天对我们观众来说是大饱眼福,一方面是周围的风景特别优美而且有代表性,苏州河沿线是我心目中上海最美的地方之一;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高手队伍都来了,可以一下子看到那么多队伍的精彩表现,非常开心。”一位观赛市民这样说。

图说:上艇500米冲刺赛现场

伦敦的泰晤士河拥有最悠久的赛艇历史,波士顿的查尔斯河也是赛艇人的朝圣之地,而上海的苏州河正在向各国选手展现一幅东方城市的美图。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女子赛艇队的贝丝·达顿用“全新”一词来形容上艇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上艇是一个全新的赛事品牌,也是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和澳大利亚赛艇队、中国顶级赛艇选手一较高下,我很期待未来能继续来参赛。”(新民晚报记者 李元春)


记者手记|爱赛艇 爱上海


初一学生于竣丞,是一年多以前接触赛艇的,让他妈妈朱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平时不怎么爱运动的儿子,居然对赛艇情有独钟,“划了一次就爱上了。”

朱女士说,以前自己在英国留学时,初步了解了赛艇运动,但还是一年前公司团建时,才亲自体验了一下,“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非常适合小朋友。”后来她就把儿子送到浦东一家赛艇俱乐部去试试,没想到儿子就喜欢上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现在的小孩一般都比较娇气,但是我儿子练赛艇却一直没有叫过苦,哪怕手上磨出老茧也不在乎,还对我说赛艇人手上有老茧是很正常的事。”朱女士说,自己非常庆幸让儿子接触了赛艇运动,“儿子说会一直练下去,我也希望赛艇能够一直陪伴他成长。”


图说:上海队选手准备比赛

今年的上艇比赛,小于同学是既开心又有些不开心。开心的是,自己在家门口就看到了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不开心的是,今年上艇设置了青少年组比赛,俱乐部的很多队友都参赛了,但是自己的学校没有赛艇队,他只能作壁上观。朱女士安慰儿子说,上艇发起了“赛艇新势力”计划,为上海青少年赛艇运动提供支持,让孩子们有机会从小体验大赛氛围,将来会有更多学校开展赛艇运动,“总有一天,儿子会有机会在苏州河上参加上艇比赛。”

1852年,黄浦江上就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赛艇会。一百多年后,“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贯通,苏州河日渐清澈,水流不息向前,都市活力焕新。今日,许许多多年轻的小于在水上,在岸边,看世界赛艇——一项在上海源起久远,却有些陌生的运动。他们是观者,是参与者,也是未来的竞逐者。在上海,每一颗向外洞察的好奇心,都能得到满足,得到实践。这就是上海,不断创造可能性,不断成就可能性。(李元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