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豫园“仲秋月神游”启幕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9月17日,上海旅游节节庆活动之一——豫园商城“仲秋月神游”活动启幕,邀请各方宾朋共赴秋月古风浪漫,共享中国文化之美。今年豫园“仲秋月神游”活动将实行分时段凭票入场。9月17日至28日,每天16时至22时为凭票入场时段。
来豫园,寻秋色、聆秋声、赏秋景、品秋味、醉秋意。亭台楼阁环抱的豫园三大广场上,都精心准备了古风拉满的文化演艺,在以秋暮夕月、荷灯映月和金稻秋颂命名的互动场景里,年轻的国风舞者蹁跹腾跃,欢歌飞扬,再现了古时江南仲秋时节的风俗雅意。
春祭日,秋祭月。银辉播撒的中心广场上,巨型满月造型竖立,寓意江南传统民俗“竖中秋”。盛装的妙龄女子结伴而出,思月滢滢,望月而拜,集体祈愿幸福美满。
此时的九曲桥旁水波粼粼,舞者身姿宛若百年前,守在老城厢河道纵横、川行错落的堤岸旁,默默提荷灯祈福的人群。
再移步前行到黄金广场,游客将会被一片“丰收的麦田”惊艳到,万物圆满,人月两圆,仲秋时节的江南,五谷藩熟,穰穰满家。舞蹈演员置身在麦浪月影中载歌载舞,复刻出古时秋忙会,庆贺丰收的欢乐场景。
“仲秋月神游”不仅游得尽兴,更要让游客玩得开心。活动期间,豫园特别邀请了大唐男明星诗仙“李白”和他的铁憨憨迷弟“杜甫”,穿越千年来到银杏树下,共聚秋光流萤的舞台和游客解谜对答,在调侃互怼中,感悟唐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吟诗诵月中,感受诗词歌赋之美。
从唐朝开始,中秋“玩月”之风就流行开来,人文雅士吟诵的名篇佳句中,常常出现浪漫的神话故事,其中嫦娥奔月、常羲沐月、玉兔捣药、玄宗游月、貂蝉拜月、月下独酌六个传统故事最为人们熟悉。豫园的活动现场就把这些美丽传说绘制到了巨型走马灯上,随光影流转,灯火交映。游客朋友在观赏中秋典故的同时,还可以从走马灯中抽取五福签,收获吉祥圆满的签言笺语。
巨型走马灯一侧,特别布置的仲秋民俗摊位,汇聚起了一个精致热闹的古风市集。身着汉服游园的朋友,可以在古风市集和指定门店免费享受到专属古风妆容。还能够选择这次仲秋月神游舞蹈演员同款的马面裙,在璀璨灯火中感受一份特别的游园喜乐。
集章打卡是现在年轻人时兴的一种游玩方式,豫园商城也一样安排妥妥的,以传统祥瑞纹样设计的花好月圆、富贵如意、福寿双全、连年有余、鱼跃龙门五枚定制章,形似满月,既有团圆之意,更演绎着仲秋的浪漫。仲秋月神游期间,在豫园指定商铺消费集满全套印章,就可以免费兑换一个限定款荷花灯。
节气是中国人理解世界的特有方式,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岁月的感念。中秋佳节,人月两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化体现。不去计算一生中还能遥望多少次满月升起,惟祝愿每一次人月圆满都不会被遗忘被辜负。今年,豫园商城通过豫园灯会、仲春花朝节、仲秋月神游等多场文化内容打造,将节气江南这一IP和中国传统节日完美融合,演绎重要的文化符号,并成功唤起Z时代年轻人的文化共鸣。
今年仲秋,大豫园片区依托其自身丰富的集群优势与在地文化内容,再次邀请年轻人走进氛围浓重的历史空间中,并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践行文化使命,打造品位独特的东方生活美学城市会客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