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去静安雕塑公园,与浪漫的“漏网之鱼”一起“云游”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乐梦融     作者:乐梦融     编辑:沈毓烨     2023-09-20 09:56 | |

作为2023年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的展览之一,《鱼有梦-林明杰艺术作品展》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揭幕。展览呈现了画家林明杰的新作,包括布面油画、纸本彩墨、亚克力综合材料、柴烧陶瓷、装置作品、数码影像等。在这个市中心静谧的叠层空间,艺术家林明杰邀观众和浪漫的“漏网之鱼”一起“云游”。

多幅以鱼为主题的油画率先映入眼帘。红蓝色彩对比强烈,与富有寓意的图案交织出浪漫、梦幻的意境。“鱼突破了网,自由地逃生去了。”林明杰曾以《艺术是漏网之鱼》为题写过一本艺术随想。观林明杰画中的鱼,很难看出鱼究竟是在天上还是在水里,究竟是游在过去还是游向未来。“这条鱼突破了时空束缚,我想让它呈现那种来去自由、上天入地的状态。这不就是中国自古追求的最高境界吗?”林明杰说,“把这种自由投射到艺术上,就是人类思想对现实的一种突破。”

尺幅最大的作品《漏网之鱼》长8米、宽1.7米。金色的巨网从右下角“生长”开来,在画面的左上角,则出现了一条正在游动的红色鱼尾,鱼尾上还带了一丝网绳,仿佛刚刚历经一番与渔网的缠斗。而另一面墙上,则展出着一张20几厘米的小画,画的是一个鱼头,这处处的对比显出展陈的巧思。在黑房子里,墙面上各有一面鱼尾镜面,观展者站在中间,可以从两面镜子中看到无限循环的“鱼尾”。而房间的天花板上,倒着插满了粉黛乱草,将整个空间妆点得很浪漫。

大型装置《云对话》让观展者沉浸于这个空间,梦境一般的紫色“天空”中,飘浮着两朵紫红色的云,它们的倒影投射到展厅的水面上,也将池水“染”成紫色,在水中“漂浮”着两朵同样的云,水面还躺着一只釉里红瓷瓶,水下洒落着瓷片。“瓷片来自我过去画的一些瓷器,我在现场砸了,瓶就像被历史河流冲刷过的感觉。”林明杰说。

展柜中陈列着一张张“废纸”,林明杰创作时会放一叠小的白卡纸来打草稿试颜色等。时间长了用过的“纸”积累了一大摞。林明杰突发奇想,干嘛不把那些废纸拿来画画呢?“各种想法不断挑战我,让我避免进入自己的惯性思维。因为它不是你设想好的构图,每张废纸都是一个天然且意想不到的创作环境,你必须得应对。艺术也是人类对意想不到的环境做出的一种应对。”

B2展厅墙上投影了不少文字,均摘录自新民晚报文艺评论版的《林距离》专栏。“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就是因为这些艺术家是人类中的少数,他们顽强保持了自己心灵的天真和本原,没有被红尘掩埋;他们往往不经意间像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那样道破世间的真相,打破陈规陋习的桎梏,捅破蒙蔽住人们双眼的种种……告诉人们世界还可以这样丰富多彩!”

策展人黄彩娣说,“从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创办至今,林明杰是见证人也是推动者。”另一位策展人石墨则评价林明杰喜欢和自己的习惯过不去。“林明杰曾发现自己某些作品风格与其他艺术家有相似,决然地改弦易辙。他宁愿走陌生的小路,也不愿走大家蜂拥的大路。”

展览将展至11月10日。(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