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发布十项为老微服务项目、设立“爱心点名”服务点……金山石化街道“爱心点名”十年再出发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屠瑜     作者:屠瑜     编辑:包雍尔     2023-09-21 19:56 | |

秋日金色的阳光下,闲适的氛围中,老人们有的在惬意地晒太阳;有的在锻炼身体;有的围坐在一起聊天……一派安详。

这是金山石化街道滨二居民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60岁以上老人共有665人,老龄化达到47.6%。这里的老人多,但每一位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因是2013年该小区试点“高温点名册”,2016年进一步拓展延伸至“关爱点名册”,变成了每天的关爱点名行动。2021年,石化街道以“关爱点名册”为蓝本,全面推行“爱心点名”,探索“以老助老、志愿为老”服务模式,把关爱对象分类设置成五色关爱圈,提供精准服务。

9月22日,“点名发源地 十年再领航”石化街道滨二居民区“爱心点名”十周年主题活动举行,向服务十年的志愿者颁发证书,发布十项为老微服务项目,并为“爱心点名”服务点授牌,也标志着这个十年磨一剑的为老服务品牌再次领航出发。

图说:老板张东华将“爱心点名”服务点铭牌挂在店门口显著位置。石化街道供图(下同)

十年前,从陌生到熟悉,从陪伴到交心

2013年,刚刚退休不久的薛麦滩接过一份写有8位老人信息的关爱名单。没有仪式,简简单单的一句“好的”,他便开启了“点名”的行程。如今,这些老人早已习惯看到薛麦滩楼上楼下地跑,敲一敲这家的门、“张一张”那户的动静、进进出出讲讲闲话,也成了他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亲人”。

这样的点名,一直坚持至今,至于到底“点名”多少次了,薛麦滩也算不清,“大概有2万多次了吧”。小区花园、活动室……都是“爱心地图”里老人们比较偏爱的地方。“有的老人就喜欢在小区花园里晒太阳,我有时候会先去小花园里看看。他们如果要出门,也会和我提前打好招呼。”

说起最担心的事,薛麦滩表示最怕老人在家里发生意外。前段时间,他的“点名”对象独居老人冯阿姨在家里摔倒了,薛麦滩知晓后立即联系其家属,并协助将其送医救治,现在冯阿姨恢复得不错,但却让薛麦滩心有余悸。“像冯阿姨这样状况的老人,我有时候会一天多去几次,每次都要看到他们,才能放心。”从最初服务8位老人,到后来的25位老人,他陪伴其中2位老人走到了他们人生的终点。

赵勤芳同样也是首批志愿者,除了日常“点名”,她还收获了一位“闺蜜”。李阿婆是市区搬来的独居老人,子女居住在国外。前几年,李阿婆去国外看孩子,家中的钥匙就暂时寄放在了赵勤芳家。谁知家里的水管却在这个时候爆裂了。看到这一情况,赵勤芳赶忙喊上自己家女儿,开门处理,并联系物业修理。此后,这串钥匙就拥有了两个“主人”,她们也成了“闺蜜”。每当李阿婆在家时,赵勤芳每天都上门点名,而当李阿婆要出门时,钥匙就自然留在了她家中。

他们只是滨二居民区众多“爱心点名”志愿者之一,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时时刻刻都在这个小区内涌现。寒冬酷暑,年复一年,十年间,该小区志愿者从10人到43人,累计为120位老人“点名”,处置突发意外115起,“爱心点名册”已经积累成厚厚一大叠,上面的一笔一画都预示着老人们每一天的平安。

图说:“爱心点名”服务点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十年后,从一方到各方,从“点名”到“点单”

十年磨一剑,十年再出发。

“一晃就十年过去了,我们这里的书记已经换了四任,但这本‘爱心点名册’却一直在传承。现在,它传到了我手中,就像是传家宝,是厚重的、珍贵的”。对滨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东燕而言,这既是老人对她的信任,更是她对老人的责任。

随着时间的迁移,曾经的志愿者也即将步入高龄,有的身体不那么硬朗;由于小区人口结构,独居、高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接过“接力棒”,黄东燕面临着不少难题。在街道的帮助下,她将社区内的十家商铺联合成立商业街区治理共同体,吸纳商铺、新上海人、学生、共建单位纳入点名志愿者,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爱心点名”行动。

东华食品店坐落于小区内,已经经营小卖部业务30多年,是首批“爱心点名”服务点。主题活动后,老板张东华马上将“爱心点名”服务点铭牌挂在店门口显著位置,“只要是老人来我们这购买物品,我们都会提供免费送货上门,还为不会网购的老人提供免费网络代购”。同样是首批“爱心点名”服务点之一的袁华理发店则为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并为老人准备了“爱心雨伞”。“这些商铺开在社区,家也住在社区。社区发展好了,商铺也可以享受‘双重’福利。”黄东燕表示,目前已经授牌3个“爱心点名”服务点,未来会根据老人的需求,拓展更多的“爱心点名”服务点。

用画笔细细描边勾勒轮廓后,再进行颜色填充,一番精雕细琢下,原本光秃秃的墙面“穿”上了“七彩新衣”。当天,“爱心点名”幸福墙由共建单位、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巧手粉刷匠”正在为墙面粉刷,为老人打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这是滨二居民区“耆乐无穷”十项微服务项目之一,认领单位有金山巴士、燃气公司等爱心企业,也有商户、学生等。这十项微服务有为老年人安装燃气报警器、检查居家安全等安全服务,有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领略上海金山风光、动员学生开展假期读报等个性化服务,也有创设一批“爱心点名”服务点、增设一批爱心休闲椅等硬件服务,提升老人生活品质,全面增强老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作为‘爱心点名’的发源地,滨二居民区为石化街道为老服务工作提供了示范作用”,石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翠竹表示,接下来,石化街道将推出“爱心点名”行动2.0升级版,不断丰富行动内涵,为爱加码、让爱传递,打造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石化街道为老服务新样本。

通讯员 裴元欢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