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文昌故里 水韵越西——第十一届全国报纸副刊理论研讨会暨中国文化记者越西行采访调研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启幕,来自全国报纸副刊成员单位的60余名副刊编辑、文化记者参会,共同探讨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转型与发展。
研讨会现场 申菏亮 摄
大会介绍了第十一届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论文评选情况并宣布了论文获奖名单。随后,获奖者张璇、苏墨、陈莹莹、鲁钟思、聂晶、张雨田分别作了主题交流发言,分享在全媒体时代怎样继续做好副刊报道、如何学习老一辈副刊人孙犁的编辑思想和敬业精神的实践探索。
大家一致认为,全媒体时代副刊发展既要转变角色思维,又要创新表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副刊与时代同行。“中国副刊”新媒体中心总编辑侯军结合他新近出版的《报人孙犁》一书,与参会者分享了他关于孙犁与副刊这一课题的研究心得。
南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孙德宏在集中研读了近年来全国报纸副刊编辑所发表的理论文章后,对于这些文章的特色、视角、启发性以及对副刊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作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对于办好报纸副刊、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副刊编辑等,孙德宏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报纸副刊编辑在本职工作之外,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努力培养大视野、大格局,研究发现日常工作中的普遍性、规律性课题。他还强调,要注重报纸副刊的审美特性,认清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副刊审美的核心价值。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特性是接受主体的全面崛起,而与读者保持平等,则是今天的报纸副刊编辑必须培养的职业素养。
会议最后,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丁振海作总结发言,对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多年来坚持倡导并努力落实理论研究工作的历程作了回顾,他寄望大家在未来的工作中,与时俱进,在报纸副刊的理论研究领域再创佳绩。
研讨会结束后,参会的文化记者、副刊编辑还将踏上越西采访调研之旅,了解当地实情,观看丰收实景,品味古城文化,见证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与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文艺)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