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 | 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丹崖     编辑:史佳林     2023-09-28 07:00 | |

  这样的优雅,这样的从容,恐怕也只有秋日的芦花了。

  芦花已白。因为要拍一张证件照,执镜梳头,惊觉两鬓斑白,似芦花从屋后的水滩上岸,爬我双鬓。

  这个时节,读南宋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戴复古的《江村晚眺》,总觉得禅意幽深。“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那只在河边的白鸟,听到了船桨的划水声,扑棱棱地飞入了芦花之间,这种境界,有白马入芦花、银碗盛雪的禅意在。

  白露前后,燠热散尽,芦苇渐渐在秋风里白了头。此时,最宜在河边行走,看取芦花的静。诗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我却觉得,每一株芦苇,都是前世的思想家。思想家多半是须发皆白的老者,看那芦苇,不就是最好的样貌印记吗?

  少年时,我最喜欢在芦苇荡中穿行,在初夏,用苇叶来做粽子;到了秋日,用芦花贴在嘴上,装作胡须状,模仿着学校里老师的模样,故弄玄虚地与船上的诸位同村小子谈天说地。一片芦花,成了少年时最诙谐的道具。

  芦花里,藏着乡村的秘密。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划着船,到芦苇荡中玩耍,发现了芦苇荡中有许多只鸭子,这些鸭子在芦苇荡中嬉戏、啄食,也在岸边的草丛里下蛋,甚至是孵化自己的小生命。有时候,一两只鸭子出了门,突然就失踪了,到处找寻不见,过了一段时日,鸭子回来了,附带一窝黄腾腾的小鸭崽,憨态可掬地走了回来。真是农家失鸭,焉知非福。

  芦花飞。最宜到水边去写生,支开画板,在水边画葱绿的苇叶,雪白的芦花,淙淙的流水,停栖的孤舟,野趣横生,也只有中国画可以概括其中的内涵。

  有时候,也可以看到很多穿着入时的模特在芦苇前拍写真,搔首弄姿的模特,和安静无声的芦苇,似乎有一些格格不入。但是,我看了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有一种很特别的反差美。看来,在芦花面前,怎么画,怎么拍,都是好看且耐看的。

  有一些风,专门是为芦花吹的。去年,到一个县去采风,在一处湿地公园,夕阳西下,遇见了一大片芦苇荡,风吹过,对着夕阳的余晖,看芦花起伏,瞬间以为自己走进了中国画中,或者是走进了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昏黄的光,雪白的芦花,让人看得忘却了时间和空间。

  总感觉,苇是为了隐士生的。古代的高士,有一些隐藏在芦苇深处的茅草庵中,即便没有芦苇荡,也会在庭前植芦苇。五代时期的王贞白曾写有“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就是高士喜芦苇的写照。

  秋日的芦苇,不光芦花好看,藏在水中的芦根亦是绝佳的中药材,可以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如此说来,一株芦苇,可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了。芦根,是沉入水底的另一种芦花,它更隐忍,更具禅意,默默无闻,却裨益众人,从观瞻美学,纵跃到了实用美学。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这是唐人翁洮的句子。何必姹紫嫣红,生来即雪白,何必搔首弄姿,清风徐来,即仪态万千。这样的优雅,这样的从容,恐怕也只有秋日的芦花了。(李丹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