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延续历史文脉、留存上海乡愁,展现工人新村所承载的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彰显这段共同的集体记忆,长白新村街道联合学悦风咏书社于中秋国庆期间开展“何以228”系列讲座。
9月28日,讲座启动仪式在228街坊拉开帷幕。同时,这也是228街坊全面运行的启动仪式。
今年4月26日,228街坊开业试运营,在创寓、熊猫饭堂等部分功能项目先行开张的基础上,将迎来228街坊整体全面运行。党群服务中心、运动健康中心、社区卫生站、户外职工之家、乐业空间、青春驿站等公共服务空间陆续开放,奋斗者餐厅、阳普邻里、社区工坊、儿童艺术中心等便民商业服务项目相继开业。
作为上海现存唯一的成套“两万户”历史风貌街区,228街坊传承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记忆图景,蕴含着工人阶级的精神文化。城市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将文化传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城市的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将不断提升。228街坊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书写人民城市新实践和创新发展再出发的生动画卷。
会上,反映228街坊生活实景的舞蹈节目《老宅情深》在荧幕上精彩展现,“何以228”系列讲座内容被发布,并为“何以228”系列讲座特邀讲师颁发聘书,共同启动“何以 228”系列讲座活动,同步吹响了228街坊全面运行的号角。
启动仪式结束后,“传统中的新生”“何以228”专家座谈会正式开始。学悦风咏书院院长洪彦龙主持座谈会,上海档案馆原副馆长、上海市档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邢建榕,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东华大学教授陈祖恩,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会员、杨浦区作协副主席管新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军,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周武,上海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上海市档案学会副秘书长彭晓亮,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段炼先后进行发言,与现场听众共同回眸228街坊的前世今生,一起探索讨论228街坊背后的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
此次“何以228”系列讲座启动仪式,不仅是的思想交流、记忆的探寻,也是228街坊全面运行的序章。未来,蝶变归来的228街坊将正式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赛道上扬帆启航,打造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的人民城市新实践的鲜活样本。
沈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