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朱正安:眼镜这玩意儿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正安     编辑:赵美     2023-09-30 15:40 | |

我上高一时,学校组织视力检查,发现得了近视,便配了眼镜。我不惊慌,反而很高兴,因为我所崇拜的大作家大多是戴眼镜的,如茅盾、巴金、郭沫若等等。别看这小小的眼镜,往鼻梁上那么一架,一看就觉得文质彬彬,挺有学问。我就立志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可是眼镜戴不多久,麻烦就来了。我是校篮球队队长,打左边锋,中距离跳投命中率全校数一数二,可戴惯了眼镜后,若把它拿下,命中率就直线下降,戴上呢,好几次眼镜被打在地上,踩得粉碎。也曾在镜腿上绑上松紧带,可是不一会儿镜片就被汗气蒸腾得模糊不清,时不时要取下来擦拭,还打什么球?

后来插队当农民。因为当时是号召我们“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所以我觉得戴副眼镜总有点不伦不类,格格不入,可是一拿掉麻烦就来了。譬如说挑担,岸高田低的,不戴眼镜就会头重脚轻,走起路来一脚高一脚低,不栽跟头算是运气;再如耘稻,不戴眼镜就无法从稻秧里面找出与稻秧长得差不多的稗草来……总而言之吧,这眼镜简直是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绊脚石。

我当工人的第一个工种是配电线路运行工,其工作主要是爬电杆、查找线路、拉合柱上油开关或跌落保险。这就让我很尴尬,戴着副眼镜在电线杆上爬上爬下哪像个工人阶级?可不戴又不行,怎么寻找故障操作设备?好在那时已是“文革”末期,我们这个央企的基层单位里除了两位从电力部下放来的知识分子外,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数我这个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了,所以没多久我就被调整到了管理岗位。我曾经问过自己:我的工作之所以得以调整,除了文化程度和工作态度外,这副眼镜就没有起一点作用么?

临近五十岁时,我发现眼睛有点老花,近视度数却越来越浅。其具体表现是,日常生活如看物看人骑车行路,仍需眼镜辅助,可坐下来看书写字,非拿下眼镜不可了。于是换镜片,调低近视度数,加老光,但好像没啥效果。也曾想到过不如摘了试试,可就是下不了决心。

退休后回到原籍上海,忽然觉着在盐油酱醋世界中戴着副眼镜不仅没必要更是个累赘,不如摘下算了。可真的摘了,除了视觉确实有些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好像自己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心里还老想着若是碰上亲友同学熟人,他们会怎么看待,我该咋解释?

这两年,交通部门规定骑电动自行车者必须戴合格的头盔,这就把我害惨了。头盔眼镜加口罩,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尤其是冬天,每天出门买菜,鼻头里呼出的热气一歇歇就把镜片弄模糊了。无奈之下,出门前我就摘掉眼镜,回到家有时就忘了戴,意想不到的是,摘掉眼镜的我,不仅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更重要的是,仿佛整个人轻松自然得多了。

你说眼镜这玩意儿!(朱正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