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援疆风采 > 正文

“百场轻音边疆行”为什么这么火?

来源:上海援疆     作者:上海援疆     编辑:解敏     2023-10-20 19:13 | |

       一辆车

一队人

一箱设备

走过工厂

走过学校

走过村庄

音乐传遍喀什四县的每个角落

人们挥舞手中的国旗

与乐队一起高歌

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近日圆满收官。它在喀什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共计演出105场,演出观看8万多人次,艺术培训35场,培训学生1500多人,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很多没有安排演出的单位,纷纷要求明年能够安排,甚至乐团演员走在街头常常会被当地群众认出,人们不仅热情地与演员打招呼,还主动送来水果。

今年6月和9月,上海轻音乐团来到喀什地区开展“百场轻音边疆行”文化润疆活动,组织全体演职人员,分两批合计95人次,以“文艺轻骑兵”演出形式,赴莎车、泽普、叶城和巴楚四县的学校、医院、社区、乡村、部队、公安、福利院、工厂和文旅景点等地开展文艺演出,演员还利用演出间隙,深入学校,开展器乐、声乐、形体舞蹈、朗诵演讲和书法等培训课程,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在莎车县乌达力克镇16村,一位年近八旬的维吾尔族老人在演出结束时,提着一袋刚刚从自家种的苹果树上摘下洗干净的苹果送到每一位演员手中,并拉着演员的手一一道谢;演出告别时刻,一位满头白发的维吾尔族老奶奶流着眼泪,拉着演员的手说从没有在自己家门口看到过这么精彩的演出,期望乐团明年可以再来演出。在莎车县阿热勒乡向阳小学,乐团收到了一封封孩子们的感谢信,阿丽米热写道:“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歌手,爸爸妈妈不同意,但我没有放弃我的梦想,这是因为看到了你们,突然间意识到我选的并没有错,谢谢你们让我有了坚定的梦想。”

  “百场轻音边疆行”为什么会这么火?

第一,注重共鸣,接地气。乐团精心选择曲目,找到与当地群众的共振点,让音乐会真正“融入”当地各年龄层的群众,使之成为文化交流的嘉年华。乐团在演出中发现,当地群众只要听到节奏欢快的音乐,尤其是具有新疆民族风格的音乐,就特别开心,还会和乐团一起歌舞。因此,根据第一轮的演出情况,乐团进行调整,在第二轮“百场轻音边疆行”中,精心考量,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代表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内容,选取了《美丽中国》《再唱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等曲调欢快的红色歌曲共计100余首。同时,还特别加入新疆地区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歌曲,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杯美酒》《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玛依拉变奏曲》等歌曲,与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另外,在学校加上了《孤勇者》《青花瓷》等为学校“定制”的歌曲,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演员们为了能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还特地学习了新疆舞,在村镇等地方演出时,与当地群众一起尽情舞蹈,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台上台下热情互动,动感的民族歌曲和民族舞蹈交相呼应,歌唱党歌唱祖国的红色旋律和深情的舞蹈完美融合,时尚的流行音乐和观众们的掌声节奏一致。100余场演出,成为一场场民族融合的文化盛宴,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第二,注重共创,吸灵气。乐团结合喀什文化特色,找到上海文化与喀什文化合作契合点。乐团充分挖掘喀什当地传统音乐艺术文化,找寻艺术的灵感,在有限的时间里,乐团演员杨宏彬将乐团代表歌曲和当地民族音乐融合,编配了《金梭银梭致青春》,并与当地十二木卡姆艺术家共同演出。

经过“百场轻音边疆行”首轮演出,乐团还先后创作出了《三千年之恋》和《叶尔羌河的声音》两首歌曲。《叶尔羌河的声音》是由81岁高龄的乐团创始人之一的屠巴海作曲,两首歌曲的歌词皆由团长董德平结合文化润疆工作心得体会创作。两首歌曲都具有浓厚的新疆特色,并在“百场轻音边疆行”的第二轮中多次上演,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乐团还与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共同合奏了《灯火里的中国》《一杯美酒》《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作品,携手传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镌刻下属于彼此的华美乐章。

第三,注重共育,留人气。乐团与当地共同开展音乐艺术培训,为当地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文化人才队伍。针对莎车、泽普、叶城、巴楚四县中小学生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和当地学校相关师资教育资源的缺乏,乐团先后在四县的小学、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等进行了35场音乐艺术培训,受益学生1500多名。培训中,声乐演员李再耀用手势比划,并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个音符,教学生们气息训练方法;键盘演奏员杨宏彬手把手指导教学,指出学生们的手型、指法和坐姿问题;团长董德平为孩子们培训朗诵、评书等语言课程。培训课堂互动热烈,充满欢声笑语,大批学生甚至在乐团休息和演出间隙拿着声乐书籍和乐器来到演员身边进行咨询,其中不乏选择未来进行艺考的学生。

乐团还组织一线演员通过微信建群、云课堂、线上艺术分享等方式开展线上培训合作,为当地有音乐艺术爱好的孩子们实现他们的“音乐梦想”打开一扇大门,力所能及地助力他们壮大成长。叶城红军小学校长曹江涛激动地表示,感谢乐团给当地孩子们一个接触艺术、学习艺术、热爱艺术的机会,艺术的熏陶不仅能充实孩子生活,更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音乐成为他们生命中的精神养分,也让他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与希望。


轻音乐团的“文艺轻骑兵”,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流淌在喀什四县的各个角落。他们用音乐作为文化沟通的桥梁,走到南疆群众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里,带来音乐的喜悦,带来友谊的拥抱,更带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今日热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