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陈美:做蛋饺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美     编辑:王瑜明     2023-11-07 15:41 | |

假期余额不足,再一次回乡下探望老母亲。

为了不给老太太造成精神负担,回去,我们常常出其不意。老太太欣喜地看我们从包里一件件拿出她中意的小吃,还有快断档的维生素片、钙片。这回,我们还切了一刀肉,一下车,我们就把它塞进老人的冰箱了。

午饭后,我们坐着聊天,突然想,老太太怎么处理偌大一块猪肉呢。我说,妈,我来做蛋饺吧。

说时迟那时快,母亲已抓来七八鸡蛋。我撸起袖子,系上围裙,冲洗、去皮、切块,不用绞肉机,纯手工。三下五除二,剁好肉糜,再加入料酒、精盐、姜末、调和油,再敲一个鸡蛋,和了一碗咸淡适中的肉糜。再敲几个鸡蛋,调匀,就开火了。

等锅里两三勺油热了,舀一汤匙蛋液,吱——蛋液在油里炸成圆饼状,再捏一团肉糜放在蛋饼的一边,再用铲子把蛋饼卷起来,一个蛋饺就初具雏形了。

这种做法很粗犷,不像上海人家过年时在煤球炉上用小汤勺做出的那种小家碧玉的雅致。

老母亲高兴得几乎雀跃起来。她说我们小时候,她也做蛋饺,那一定是过年才做。是啊,我记忆犹新呢。那时植物油稀罕,鸡蛋、精肉更难得。她小心翼翼地往锅里滴油,用调羹舀蛋液,用筷子夹一小团肉糜,一切都匀得正正好,绝不多一点点,否则会影响整体数量。一个个整齐划一的蛋饺,像襁褓里的婴儿卧在盘子里。我们兄妹三个就“粘”在灶边,走不动了。偶尔有蛋皮粘在锅上,就顾不上烫手,抓来就往嘴里送,那个香啊,美得无以复加。原以为这满满一大盘,供我们晚上大快朵颐了,谁知,母亲一声令下,谁也不许偷吃,这是大年初一的菜。好不容易到了初一,母亲又翻出花样:没客人来,吃什么?!这不得不令人想起一个掌故:咸肉止馋!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在朝中做官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没有实权,被人监视不说,一家人的生计也成了问题。到黄州的第二年,苏轼生活费吃紧,不得不开源节流。传说,他们饭桌旁挂着一块咸猪肉。儿子苏迨、苏过想吃肉时,苏轼便让他们望一会儿肉,扒两口饭,这叫“咸肉止馋法”。有时,苏迨、苏过望着猪肉不眨眼时,苏轼会说:快扒饭呀,不怕咸啦?苏过告发哥哥苏迨盯着咸猪肉看了好几眼,苏轼就说,不管他,咸死他。

令人喷饭,令人辛酸。而我们家的那碗蛋饺和那块咸肉,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结婚后,终于可以大吃蛋饺了。我往儿子碗里夹,他瞪大眼睛,委屈地大嚷:爸爸只吃一个,我为什么要吃两个?我们俩相视一笑。总之,蛋饺,谁稀罕啊。

今年暑假,我们去国外看望儿子。回国前去超市买了馄饨皮、肉糜、大白菜,包了一百多个馄饨,用盒子装起来,放冰箱,叮嘱儿子,忙碌时,蒸煮几个蘸着酱油、醋吃。我用剩下的馄饨馅,做了几个蛋饺,没想到,儿子狼吞虎咽,说多长时间没吃上蛋饺了。我喜出望外,第二天去超市买了肉糜、鸡蛋。我认认真真地在平底锅上做蛋饺。油多,蛋液尽量炸开,肉糜抟成粗长条。这哪里是“饺子”,简直是蛋包肉。一下午,做了满满一锅,放入生抽、料酒,煮熟,撒上大把青葱。用玻璃乐扣装了三罐,放冰箱。我满心欢喜地做,做着做着,热泪盈眶。

昨天跟儿子视频,欢快地聊学业,聊工作。最后,他说,妈,冰箱里那么多的馄饨、蛋饺怎么处理啊。我心里一沉,慢慢吃啊!眼泪又出来了。(陈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