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周炳揆:当你被取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周炳揆     2023-11-12 14:13 | |

每个人都会有受到骚扰的情景,最高超的做法是使用“幽默”来化解。

读小学时,班上一位同学长得特别矮小,某日,一位个子高大的同学在午饭后走到他身旁附身蹲下,说:“你看,我比你还矮一点呢!”

面对这不怀好意的取笑,这位被取笑的同学怔了一会儿,说:“你蹲得再低一点,帮我把鞋带系好吧!”周围的同学迸发出了笑声,长得高大的同学十分尴尬,从此他再也不敢取笑他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冷不防受到骚扰的情景,我们都希望能这样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反驳,让冒犯你的人偃旗息鼓。有人把这种反驳称之为“言语再平衡”——对问题不退避,但又不和冒犯者撕破脸。

问题在于,要即刻想出反驳的话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当对方的冒犯十分恶毒时,你可能会“气得跳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会把这种骚扰视为对自己的威胁,从而产生应激反应。要注意的是,与其针锋相对地脱口而出,还不如缓一缓,冷静一点再行回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备一些防卫性的“有问必答”的词句,或者懂得一些应对的策略肯定是有帮助的。

有一些词句是带有“通用性”的,比如说,“你这样说真不应该!”如果某人问你一个不该问的问题,可以反问他,“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关你什么事?”等。当对方用语肮脏下流、极为恶劣,干脆回敬:“呵,见鬼去吧!”一些常用词,如“哦”“知道了”等,被心理学家称为是“灰色岩石”,表达对对方所说不感兴趣甚至厌倦,你可以更直截了当地说:“我不愿意谈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请对方澄清:“对不起,你说什么?”意在给对方一个机会回想一下刚刚讲的是否合适。

没有一种回答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停顿一下,问自己是不是一定需要回答?你的本能可能会让你即刻改变话题,使谈话重归正常的轨道;也可能让你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他刚才的讲话很无礼。那么,对不当言辞是否可以置之不理呢?完全可以。尤其是当对方是个孩子,是你的上司,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人,那就应该不予计较。

事情过后,如果对方的话还是让你揪心,可以试图和对方谈一谈。此时形势对你更为有利,因为你已经控制了情绪,而且对于所要讲的话也有了准备。你可以开门见山地说:“我想和你聊聊你那天说的话,那天我没有想好,现在有了想法可以告诉你吗?”

讨论对方行为上的问题总是会有点紧张气氛,最高超的做法是使用“幽默”来化解紧张,同时又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本文开头提到的我的小学同学有智慧、有幽默,他成功地做到了。(周炳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