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来自“AI未来”中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峰会的启示:程序也许不完美 但发现问题的眼光很可贵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作者:陆梓华     编辑:姚储杰     2023-11-19 13:29 | |


很多当过课代表的学生可能都有一样的烦恼:有的同学总会忘记写名字,有的同学自己潦草到连名字都看不清,这给统计作业情况带来了不少麻烦。面对麻烦,南洋模范中学两名女生郭天蕴和王子萱除了吐槽,决定做点什么,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今年暑假,她们寻思着用AI帮忙,设计出一套“基于OCR和CLIP的作业统计与工整度评分系统”,并在第三届“AI未来”中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峰会上获得论文一等奖。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姑娘们坦言,虽然一个暑假都在忙于和各种各样的“bug”战斗,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这一系统目前只收集了少数同学的作业本开展实验,字迹评分的功能也还不完善,今后还需要让字库更丰富一些,才能真正投入使用。而在专家眼中,尽管学生课题在技术层面还有诸多不完美之处,但是最可贵的是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同学们能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大胆探索,积极思考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社会、解决挑战,让自己的研究能够成为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青少年科创领域专家仓铁肩说。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机器人与自主无人系统实验室负责人商慧亮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简单劳动极易被替代,教育需要适应这一不可阻止、不可逆转的新趋势,同学们也需要保持对学习和研究新技术的本真热爱,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

当AI已经可以替代很多人工时,教育要赋予青少年哪些能力?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建荣给出三个关键词;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翻开论文集,一等奖案例中,鲜活的创意层出不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宇昕、徐奕豪的课题《电梯系统中绳类物体防夹算法研究》,源自一则关于牵狗绳被夹,宠物狗独自留在电梯吓坏小男孩的新闻;担心独自“看家”的鹦鹉太孤单,格致初级中学女孩王欣菲发明了一个“智能鹦鹉乐园”。卢湾高级中学高三男生卞跃霖的课题《基于Dlib的虚拟形象面部表情识别研究》来自网课时的发现。卞跃霖留意到,同学们上网课时普遍不愿开摄像头,老师无法通过观察学生表情来掌握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作为校科技社的骨干,卞跃霖有了灵感——是否可以用虚拟形象代替真实面貌,再通过摄像头捕捉,使得虚拟人和真人的表情同步,实时反映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比如沮丧、失望、高兴、自豪。

据悉,本次峰会在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协作体、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黄浦区教育局、黄浦区教育学会主办,黄浦区教育基金会协办,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