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全市已完成227座环卫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 力争三年实现2900多座公厕“全覆盖”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金旻矣     作者:金旻矣     编辑:姚储杰     2023-11-19 13:52 | |

  今天是第十一个“世界厕所日”。在本市举办的宣传活动上,记者获悉,上海已提前完成今年的环卫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任务,今年以来已累计完成227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占全年计划120%。明后两年,本市力争“分级分类”完成全市共计2900多座环卫公厕改造,令上海的公厕更“老少皆宜”。

图说:活动现场,市民在观看公厕介绍展板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 摄

   全年完成改造227座

  活动现场,市绿化和市容局、市精神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徐汇区政府共同揭晓了全市227座完成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的公厕名单。今年,为推动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和建设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市委、市政府将“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完成2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改造完成不少于16座样板公厕。

  为此,全市各区环卫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各公厕实际情况,通过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建议,新建或改造现有公厕,提高了老年人和儿童如厕的安全便利程度。改造后的227座环卫公厕不仅在厕内布局和服务功能上独具匠心,更在细节中处处体现出对“一老一小”的关怀。

  比如,浦东新区今年完成25座公厕的适老适幼化改造,在上南路800弄公厕样板间改造过程中,还邀请幼儿家长及老年居民现场参观并召开征询会。静安区则加装了全流程通行扶手,为洗手盆增设防撞贴,免费提供轮椅、手杖、助行器等。闵行区完成了15座公厕的适老适幼化改造,拓宽公厕大门,加装安全扶手、防撞条、厕位紧急呼叫按钮,并配置轮椅、助行器、手杖“三件套”。

   采用多种方式夜间开放

  除了适老适幼化改造之外,上海公厕一直在细节处悄悄提升,不仅颜值更高,服务也更贴心。今年,全市2900多座环卫公厕中,已有1003座环卫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另有44座延长开放时间(从每天常规开放16小时延长至开放17小时以上)。

  比如,浦东新区结合区域特点和人流聚集情况,规划了166座开放的公厕点位,设计团队为公厕量身定制了“扫码开放、整座开放、独立厕间开放及增设单体式移动厕所”等多种夜间开放形式,并制定《浦东新区区管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操作规程指引》,成立24小时夜间巡视专班。

  徐汇区环卫公厕则在11月中旬全面实现了24小时开放,开放形式因地制宜,有的整座开放,有的如肇嘉浜路天平路公厕则巧妙地利用内外门,实现部分厕间夜间开放。

  静安区也制定了夜间服务操作手册,根据人流量,要求保洁员与公厕数量配比不低于1:5的比例,对夜间开放公厕进行保洁,及时补充厕纸与洗手液,为夜归人留一扇“方便”之门。

   三年“分级分类”全覆盖完成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本市2500多座有专人看管的公厕都已覆盖免费厕纸,1300多座已设置有热水洗手。针对“女厕排长队、男厕空荡荡”的情况,全市公厕也在逐步优化男女厕位比,探索设置“可变式厕位”,配建第三卫生间700多座。

  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公厕管理科负责人宋刚表示,明年本市将继续推进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项目,计划再改造约1200座。“在推进过程中主要依据分级分类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改造。比如有的厕所不具备整体改造的条件,则保证男女厕间分别至少有一个厕位接受改造。”他表示,本市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全覆盖至上海2900多座环卫公厕,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