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国内首型、全球最大!我国自主研制的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顺利下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裘颖琼     作者:裘颖琼     编辑:夏韵     2023-12-25 08:42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昨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资、疏浚技术研究中心总包,振华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型、全球最大、我国自主研制的15000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在江苏启东下水。

图说:我国自主研制的15000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在江苏启东下水。均为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作为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的挖泥船,该船总长155.7米、型宽32米、型深13.5米,满载吃水9.9米,设计泥舱最大舱容17000立方米,配备了国内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系统,将首次在国内实现典型工况条件下的“无人疏浚”功能,同时该船也将首次在耙吸挖泥船搭载综合智能管理平台,集成智能机舱、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管理等系统,通过全船的集成化设计、安装和控制,有效提升全船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保障航行作业安全,是目前全球舱容最大的双燃料动力挖泥船。

  该船也是我国打造的新一代绿色、智能、环保型疏浚重器,采用了最先进的“一拖二”复合驱动方式,无论在航行、疏浚、抛泥、吹岸等各种工况下都可以合理利用船上的柴油机功率,该船主机和辅发电原动机均选用了LNG双燃料发动机,解决船舶停航造成的LNG释放问题。双燃料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原理和空燃比优化控制,在燃气模式下仅使用极其少量的点火油,并且可以自由切换至燃油模式的发动机,达到节能目的。全船其他的辅助设备、照明设备、空压机、泵等均选用节能型产品,并缩短了各类动力管道,对冷热管道采取保温措施,降低能量耗散。

  据了解,“新海鲟”轮预计2024年9月份交付,将主要用于沿海港口、深水航道的疏浚及海岸维护等工程,对助推国内绿色航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