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敏:抓住医养结合相关突破点 助力失能老人更好实现老有所养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马丹     2024-03-09 11:50 | |

图说: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敏 采访对象供图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龄工作中失能老人的照护是一个日渐突显并引发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养老工作,比如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加强养老照护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补齐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等。2024年全国两会,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敏建议,借力医养结合发展东风,抓住相关突破点,加快形成面向失能老人的高质量全周期照护体系,助力更好实现老有所养。

张晓敏调研发现,失能老人的照护现实依然严峻。失能老人在生活无法自理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认知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超出了家庭、社区的护理能力,也对养老机构的诊疗、救护功能及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层面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的大背景下,许多养老机构乘时乘势建立了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并积极与社区、医院打通联络合作渠道,从日常护理、问诊配药、康复医疗等多方面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但是在照护实践中,依然存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专业从业人员短缺、后续培训成本高,内设医疗机构专业化有待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信息和资源对接不畅等现实困境。

对此,张晓敏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抓住早期介入突破点,加强失能预防与干预。依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咨询、慢病管理、运动指导、合理营养膳食等健康管理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延缓失能的发生,降低老人失能率。比如定期开展认知障碍、心脑血管意外防治行动,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评估和专项筛查,尽早进行干预指导和分类管理。

二是抓住养老学科化建设突破点,搭建全链条照护体系。在顶层设计上,从养老政策、社会心理、照护理论和技能研究、数字技术运用等方面跨学科协同发力,形成以医疗和学术机构为指导主平台,各类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为实践主阵地,积极为家庭提供照护能力指导和补充的照护体系,为失能老人提供全链条的长期照护服务。在工作开展上,进一步落实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保单位和医联体,一方面减轻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医联体内部资源,实现医疗、康复、护理、养老资源协同发力,提高科学照护水平。此外,根据养老机构具体情况,适度降低内设医疗机构在组织架构、人员要求等方面的准入和考核标准,为养老机构赋予更多发展活力。

三是抓住科技赋能突破点,用好智慧照护技术手段。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监控系统、辅抱式移位机等智能化照护产品,赋能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搭建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信息互通平台,通过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全周期数据链,整合老年期的全量数据,实现老年人医疗信息、评估数据、风险筛查、个性化需求等数据集成,并跨部门、跨机构共享,大力提升失能老人照护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将医院服务延伸到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服务延伸到家庭,实现在线诊疗、续方配药、慢病管理等服务。在智能化养老推行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对设备及其后台的监管,保护老年人隐私数据安全,避免信息泄露。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