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本市五所高校的一百多名医学生参加2024 年“唯爱天使”高校医学生安宁疗护志愿服务培训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如果不是挚亲因病离世,25岁的郭芸珲说自己很难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死亡”。她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生。“第一次接触安宁疗护是在三年前的一节医学英语课上,我才了解到除了传统的治疗方式还有这样一种对待生命的模式。”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在思考:当进入“生命倒计时”,当他人走向人生的终点,我们能帮到他们什么呢?
今天,带着这个问号,郭芸珲坐在了普陀区利群医院的课堂里,参加2024 年“唯爱天使”高校医学生安宁疗护志愿服务培训。死固大矣,何状何解?她希望在培训和之后的实践中寻找答案。
年轻人更愿意接触“生死”课题
和郭芸珲一起参加培训的,是来自本市五所高校的一百多名医学生。他们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普陀区利群医院党总支书记吴玉苗介绍培训内容
年轻的脸庞,和安宁疗护、临终关怀这种字眼似乎不沾边,但在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普陀区利群医院党总支书记吴玉苗看来,安宁疗护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年轻人的理解支持,更需要他们走进病房,真实地参与其中。“我感觉身边的年轻人好像对死亡话题并不忌讳,年长的人可能还有点‘抗拒’,但年轻人更愿意深入探讨。一位志愿者告诉我,这样的志愿活动,在带给他人帮助的同时,也让他更注重生命质量和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金慧鑫是一名男生,今年21岁。他告诉记者,以往只知道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对于治疗结局往往涉及很少,尤其是“不好的结局”,更是经常“一笔带过”。自己对安宁疗护了解不多,特别想从真实的生活中了解这些知识,补全自己对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认知的最后一块拼图。如果面对生命终点的老人或者孩子,会不会害怕?有没有强大的心?小金有些腼腆,但异常坚定,他说:“有些疾病当前还不能完全战胜,但我们仍要不断努力。即便只是认真倾听,也是一种帮助和守护。”
陪伴、倾听,是最长情的告白
作为年轻的志愿者,他们在培训中能学到什么?吴玉苗介绍,本次培训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主办,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承办,并得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唯爱天使基金的支持。
2023年12月,“唯爱天使”高校医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发布,率先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五所高校招募志愿者,并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五家开展安宁疗护的医疗结构结对。
经过积极动员,共招募到志愿者108名,平均年龄20.7岁,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重症医学、护理学、医技等各个专业。培训完成后,主办方还将组织理论考核,并颁发证书。4月起,志愿者将进入结对的5家医疗机构,开展每周半天的服务。
图说:《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手册》
“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编写了《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手册》,并精心设计了两天的课程。我们不仅邀请安宁疗护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从安宁疗护临终患者症状管理、舒适照护、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生死教育、医患沟通技巧、社会支持、志愿者心理支持等方面培训,提供实用的建议和知识。我们还邀请了资深的志愿者代表分享他们的故事。”吴玉苗说。
“安宁疗护的志愿者工作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青年志愿者给重病患者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但是他们可能还缺乏经验,在沟通上要特别注意技巧。”吴玉苗补充道,进入病房前,联络员会让志愿者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但与素不相识的人相处,一开始肯定会接受挑战。比如,不要询问病情,容易引起患者心情不好;不要聊太多自己的事,更多是倾听和陪伴;不要承诺,比如说“下周再来陪您”,万一病人在这段时间离去,可能还惦记着这个“约定”……
安宁疗护“普陀模式”实现全周期全人群关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终末期疾病患者对于安宁疗护的需求日益增长。2017年10月,普陀区成为全国首批五个安宁疗护试点地区之一。2018年,普陀区创新建立了以利群医院为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落实试点任务,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1+12”的服务体系。2021年底,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利群医院和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探索标准规范、质控督导、培训教育、试点推进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图说:逐光小筑在利群医院启用
2022年起,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牵头的专科医联体支撑下,“1+12”模式扩容了,纳入儿童安宁疗护服务。去年,上海市首个二级综合医院儿童关怀室—逐光小筑在利群医院启用。斜顶设计、原木元素内装,将这个20多平方米的空间营造成一个森林小屋。首位入住的患儿家长告诉记者,在安宁疗护的这些日子,孩子受到了很好的照护,家人也能近距离陪伴。
普陀区安宁疗护中心主任、利群医院副院长吴颖说,取名“逐光小筑”,寓意向阳而生,逐光而行,让每一位入住的孩子,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也让家属在暖阳中陪伴孩子。医院通过“构建一个体系、创新一种模式、组建一支队伍、运行一套机制、设计一间房子、珍藏一份寄托”的“六个一”工程,进一步探索儿童安宁疗护的规范和标准,并联合社会力量将儿童关怀与安宁疗护深度融合,为患儿提供更温暖、更友好的服务。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周雯静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