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成立以来, “带教、传承、成长、超越”始终是普陀区居村干部培育工作的“关键词”。如何持续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带教机制,不断优化居村干部队伍结构和能力素养?如何加快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在4月1日召开的“聚力善治理 书记靠谱说”居村党组织书记论坛上,普陀区通过升级发布“大梁带小梁 小梁挑大梁”居村干部一体化培育品牌2.0版本,探求提升居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能力、解决社区治理痛点难题的答案。区委副书记周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出席。
健全“全周期培育”链条
助力居村干部从“小梁”到“大梁”
为了进一步做强居村干部一体化培育,普陀区进一步拓展“大梁带小梁 小梁挑大梁”品牌的内涵外延,制定储备一批、入学一批、提高一批、毕业一批、联训一批“五个一批”全周期培育计划。
“我是首批入学的‘小梁’,非常感谢‘大梁’书记的悉心指导。这五年的时间虽然短暂,留给我们的经验却是无法估量的。”
“当我们在管理中遇到困惑时,‘大梁’书记全程指导把关,其他‘小梁’书记畅所欲言,纷纷提供金点子,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
“毕业一批”的“小梁”书记在活动现场深情回顾了在“大梁”书记带教下突破的一个个工作难关,收获的一次次成长蜕变。“入学一批”的“小梁”书记代表现场向11位区级“大梁”书记献花拜师。
升级“全方位赋能”矩阵
赋能居村干部从“成长”到“成事”
“在专业赋能力量的帮助下,曹杨新村街道南梅园居民区通过靠自己、靠‘家人’和靠朋友,开启了废旧天井变身共享后花园的‘三部曲’。”
“长征镇建德花园居民区整合各方力量,成功更新8处破损绿地,新增80个停车位和132个非机动车集中充电点。”
“我将课堂所学到的急救知识和医学常识,运用到桃浦镇阳光水岸工作实践中,为独居、双独居老人提供专属贴心服务。”
……
在全方位赋能矩阵的助力下,普陀区居村干部勇挑大梁,干成了一件件百姓关注的“关键小事”,解决了一桩桩社区治理的“裉节难题”,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居村先锋堡垒和居村好班长。活动现场为他们颁发了奖状,获奖代表通过一张张照片,分享了镜头背后的“酸甜苦辣”和基层治理经验。
在普陀区城市治理学院教学阵地体系下,曹杨新村街道引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高校课程,成立了全区首个街镇级城市治理学院。现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曹杨新村街道共同发布了“三共育、四维度、五递进”课程体系。
落实“项目化培养”举措
推动居村干部从“自转”到“公转”
今年,普陀区围绕“党建工作聚力年”目标任务,引导全体居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制定“头雁聚力”项目,带领“第一梯队”担当“项目经理人”,凝聚“第二梯队”争作“社区合伙人”,联动高校智库化身“美好辅导员”,引入专业力量培育“社区赋能团”。
活动现场,三位居民区书记代表进行了项目推介,双结对机关党组织、区域化共建单位、院校智库等资源力量,通过“吹哨报到”机制,纷纷前来助力。“在没有维修资金续筹经验的情况下,想要争取业主大会高通过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以及专业解答?”区房管局和区税务分局积极响应长寿路街道大上海城市花园居民区的诉求,通过“出人、出力、出专长”,提供专业化政策宣讲,助力实现“无痛续筹”。“曹杨新村街道源园居民区在‘四百’大走访中发现,如今老百姓对电瓶车安全充电问题非常关心。”面对新问题新需求,区域化单位上海氢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通过光储充电这一绿色能源技术,助力社区增设充电点位,节约充电成本,缓解“飞线充电”等安全问题。“今年,我们将助力社区打造一个集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为一体的阵地平台,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曹杨新村街道金梅园居民区仅一路之隔的曹杨二中,在了解社区需求之后,主动提供思政师资课程资源,携手打造遇见“梅”好大思政讲堂。
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
解决社区治理裉节难题
在主题论坛上,四位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围绕“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如何更好地解决社区治理中的裉节难题”,从“社区更新”“医养结合”“第二梯队”三个方面交流金点子,探索好办法。
围绕“社区更新”,长寿路街道永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顺美从“一根铸铁管”的故事说起,介绍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法,以及如何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桃浦镇锦竹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杰则通过一张“民情作战图”回顾了如何在初到居民区的90天内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围绕“医养结合”,曹杨新村街道花溪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健从党建共建发力、家庭医生签约、远程智能诊疗、急病知识普及,提出缓解就医难问题的四招。万里街道中环锦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明艳今年将打造全新的家庭医生工作站,推动社区“小老人”与养老院“老老人”结对,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围绕“第二梯队”,四位书记还别从挖掘力量、发挥作用、赋能提升、常态长效四个方面分享了各自的好经验。
论坛现场,党的二十大代表、闵行区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军萍和市委党校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何海兵进行了精彩点评。
接下来,普陀区还将通过街镇轮值、外区联动等方式,进一步做强“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与书记面对面”示范论坛,结合“一午一时”线上沙龙,持续优化居村干部交流平台,推动跨街镇、跨居村“同题共答”。在比业务、赛项目、展成效中,提升居村干部的整体“竞争力”。
焦舒悦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