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见习记者 陈佳琳)昨日,上海金融法院通报该院2023年审判工作情况。去年,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7410件,全年收案量同比下降14.97%;全年收案总标的额为2,854.30亿元,标的额同比上涨59.62%。
图说:收结案数。上海金融法院供图(下同)
在案由方面,上海金融法院收案类型涉及金融各领域,收案排名前三位的案由分别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2174件,占总收案量的29.34%,标的额18.02亿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998件,占总收案量的13.47%,标的额1239.20亿元;涉仲裁执行类案件790件,占总收案量的10.66%,标的额55.37亿元。
图说:案件分布
在行业方面,上海金融法院受理的案件中,银行业案件数量占比较大,共计2282件,占比49.48%;证券业案件共计1419件,占比30.77%;保险业案件共计386件,占比8.37%;其他金融行业案件525件,占比11.38%。
图说:案件数量
根据通报,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数量大幅下降,诉源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上海金融法院通过与专业调解组织诉调对接,发挥示范判决引领作用;强化与行政监管机构工作对接,推进证券纠纷实质化解;运用证券集体诉讼机制,提升群体性纠纷化解效率。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审案件从2022年的3916件下降到2023年的1322件,降幅近7成。
记者了解到,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立案前置程序取消后,在对相关行为尚未作出行政处罚的情况下,法院需对上市公司是否构成虚假陈述作出实质性认定,例如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业绩预告、发展规划等预测性信息与实际经营情况存在差异,以及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未计提附条件的股权激励支付费用等是否构成虚假陈述等问题。此外,涉诉领域逐渐从主板市场扩展至科创板、新三板、债券市场等,各类市场的交易方式和监管模式各有特色,案件复杂程度进一步增加。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