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特稿|“上海奶奶”的特殊遗产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李一能     作者:李一能     编辑:黄佳琪     2024-05-15 15:26 | |

5月7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后的那个晚上,朱纪扉发了一条朋友圈:“有幸替奶奶代领‘慈善之星’,深深感激,感谢社会的认可……”很快,有人在评论中留言:“转眼奶奶已经离开半年多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在那个瞬间,朱纪扉突然感觉有些不太真实,对着奖杯和荣誉证书呆望许久后,他才回过神来:那个永远风风火火、精力充沛的奶奶,真的已经不在了。

2000年出生的朱纪扉,是“上海奶奶”沈翠英的长孙。去年10月15日,这位曾卖房给地震灾区捐建学校的老人,为慈善事业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因病不幸去世。那一刻,原本已经准备出国留学的朱纪扉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接受那份特殊的遗产,继承沈翠英的公益事业,去实现奶奶未竟的理想。

这是一个关于善良、成长与传承的故事。

一 和奶奶的约定

在长宁区剑河路上的“聚爱实业”公司,沈翠英的大幅照片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接手这家企业后,朱纪扉经常凝视着这张照片,回忆与奶奶相处的点滴,以及祖孙之间的那个约定。

退休教师沈翠英是著名公益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因卖掉一套房产为地震灾区修建学校闻名全国,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上海奶奶”。沈翠英去世到现在的半年间,朱纪扉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她。“奶奶先把路铺好,以后你要来接班哦。”这句话,朱纪扉已经记不清奶奶和他说过多少次,只记得每次他总是一口答应,虽然内心总觉得这一天还早。对于他来说,奶奶就像“大树”,是家里的主心骨,会永远在那里守护着大家。

图说:2011初,“上海奶奶”沈翠英成了农产品“业务经理”,电话接个不停,将更多爱心奉献出去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资料图)

事实上,沈翠英也一直没有真正考虑过退休问题,“还能再干十年”是她的口头禅。直到去年10月,当初祖孙之间的随口之约,突然成为了必须面对的现实。

“从病危到去世,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望着病床上消瘦到脱相、陷入昏迷的奶奶,朱纪扉心如刀绞。此时他已经拿到了澳洲留学的录取通知书,随时可以出国深造,但想起与奶奶之间的约定,他又万般踌躇:到底去还是留?自己有没有能力成为奶奶的接班人?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朱纪扉从小被奶奶带大,性格却大相径庭。沈翠英外向、果敢、热情洋溢,朱纪扉却内敛、温和、腼腆,和人说话都会脸红,更像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原本在他的人生规划中,留学归国后可能会成为一名程序员,过着平凡而悠闲的生活。

但当“大树”轰然倒下,家里陷入一片慌乱。朱纪扉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当一个总是被照顾的小朋友了。他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奶奶放心,也为长辈们分忧。最终,朱纪扉决定放弃留学,接过奶奶留给他的特殊遗产,成为一名全职公益人。

二 没有退路可言

正式接手这份特殊遗产后,朱纪扉才发现,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2008年捐房造校之后,为了助力都江堰灾区尽快复苏,沈翠英创办了上海聚爱实业有限公司,旨在帮助当地农民销售猕猴桃,将商业与公益相结合,以助农推动乡村振兴。这一理念在当时非常超前,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聚爱公司以农产品扶贫为主,毛利极低,销售损耗极大,而且品类比较单一。主打产品猕猴桃的生产销售期只有3个月,很难支撑起公司全年的业务量,这也是企业长期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此外,公司以往的销售几乎都依靠团购,零售与线上营销几乎一片空白,与当下的商业环境格格不入。

为了确保质量,沈翠英坚持猕猴桃生产的所有环节都亲力亲为,种植销售一肩挑。由于整个渠道成本极高,稍不留神就会面临巨额亏损。过去15年,沈翠英和家人先后投入资金超过千万元,去世时她名下已无房产,最后一套房子也被卖掉还债。但这位执着的老太太始终不肯放弃。最终,当“聚爱”逐渐实现营收平衡,有望扭亏为盈时,她自己的身体却被累垮了。

由于沈翠英走得突然,手头很多事都来不及交接,不少客户“失联”了,这令去年的爱心猕猴桃销售面临极大压力,虽然在一些老客户以及爱心市民的支持下,最后勉强过关,但也只是不赔不赚。

一家不怎么赚钱的慈善企业,一个位于都江堰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这就是朱纪扉目前手上几乎所有的“底牌”。维持成本很高,但收入却不多,为了控制成本,他不得不缩小公司规模,目前算上他在内,全部员工只剩7人。

“以前我还可以每天睡懒觉,现在睡不着了,一睁眼就是一大笔成本支出,如果哪天无事可做,心里就直发慌。”朱纪扉说,为了不让“上海奶奶”的金字招牌砸在自己手上,他没有退路可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改变,首先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三 努力改变自己

翻开朱纪扉的朋友圈,都是聚爱公司的公益产品推荐、考察活动实录,以及公益获得的运作情况。

图说:今年4月,朱纪扉赴云南考察扶贫示范点和当地农产品 受访者供图

因为人手紧缺,和当初奶奶一样,公司的大小事宜都要朱纪扉亲力亲为:送货、摆摊、跑市场、做推广、运营公众号……全都得自己干。他觉得最难的事就是去谈合作。因为性格腼腆,朱纪扉最不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按照“00后”流行的表达,他原本是一个超级I人(内向性格),却被逼着成为E人(外向性格)。

穿上西装、准备好PPT,来到合作伙伴的公司上台进行路演,每次即便紧张到手脚发抖、舌头打结,朱纪扉也得硬着头皮讲完。幸好台下的听众似乎并不介意,一般都是笑眯眯地看着他,合作顺利达成后,还会拍拍他的肩鼓励:“要是沈奶奶看到你刚刚在台上的样子,一定乐坏了。”

朱纪扉明白,“大树”般的奶奶虽然不在了,但某种意义上依然在庇护着他。老客户们是看在与奶奶多年合作的情分上,才给了他关照与支持。这不是长久之计,他想做得更好、更多,不仅为了实现奶奶的理想,也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次次与客户的接洽中,朱纪扉得到的反馈是,沈奶奶的事业方向是对的,只是有些方式需要调整。这给了他巨大的信心,相信自己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四 追寻长辈足迹

今年4月,朱纪扉和母亲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旅程:到云南红河、金平、绿春三县,重走奶奶沈翠英当年的扶贫之路。

其实多年前,沈翠英就已经意识到“聚爱”公司产品单一的问题,一直在试图拓展慈善项目版图,设法增加商品种类。2020年9月,她在云南红河县设立了扶贫示范点,推广云南特产的农产品,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三年消费帮扶逾千万元。她还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上海长宁区开设了唯一一家授牌的扶贫产品推广点,将云南商品与上海市场对接。

这趟旅程让朱纪扉印象深刻。两个直线距离看上去很近的考察点位,开车走山路却要五六个小时,颠得他七荤八素。沿途皆为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三县的货物运输非常困难,空有优质农产品却运不出去。感叹奶奶当年跋山涉水考察不易的同时,朱纪扉也更加理解她的选择与坚持——正是看到了当地百姓的难处,才希望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

此次云南之行,朱纪扉收获颇丰。他们考察了两个鲜花饼工厂,这是奶奶生前最想带到上海市场的云南特产。此外还接洽了沃柑、茶叶等农产品,并有望在端午节引入云南红米粽子。“能做的事情很多,但凭着一家之力办企业做慈善,力量很是有限。”朱纪扉记得奶奶经常对他说,国家有好政策,也需要人脚踏实地去实现。如今,他也愿意追随着奶奶的足迹,成为一名公益的践行者,但如何去实现,朱纪扉有自己的想法。

在昆明,朱纪扉来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拜访了沈奶奶的好朋友许建初教授。许教授热情接待了他,介绍了“山地新未来”这一山地绿色科技农业的全新概念,其中“一颗香水柠檬”的案例,让朱纪扉大受启发。

在他之前的理解中,扶贫农产品都是低附加值,是苦活累活的代名词。但许教授告诉他,其实在科技的加持下,偏远山区的贫瘠土地,也能种植出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同样是公益助农,埋头苦干是一种方式,借力巧干也是一种方式,付出的时间一样,结果却完全不同。对于这一观点,朱纪扉深以为然。

五 用一生传承爱

“热情与经验丰富是奶奶的优势,年轻和视野广阔则是我的优势。”朱纪扉说,他曾一度纠结于能否成为奶奶合格的接班人,但这次云南之行打消了他的疑虑:他只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以“00后”的方式去践行自己对公益的理解,走出完全不同的精彩。

图说:在“上海奶奶”沈翠英公益慈善十五年回顾展上,朱纪扉向小记者介绍奶奶的故事 受访者供图

回到上海,朱纪扉又开始了忙碌。梳理资源、对接新客户、拓展销售渠道、设计产品目录、开展公益项目……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这条道路究竟通向何方?是否能够成功?唯有坚持下去,靠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闲暇之余朱纪扉也会思考,奶奶留给他的特殊遗产,其实并不只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慈善企业,更多的是一颗善良的心,以及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勇气。

朱纪扉记得一件陈年往事,那是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奶奶出门,在路上遇到了一名流浪汉,奶奶拉着他快步走过,突然停了下来,思考片刻后转身折返,为流浪汉买了一顿午餐。

一生心中有光,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正是在无数个类似的瞬间里,沈翠英出于本心的选择,慢慢在一个小男孩的心底播下善的种子,悄悄地萌芽生长。

继承奶奶的事业,追寻她的足迹,是传承也是疗愈。虽然这一过程让朱纪扉知道,奶奶的事业并不完美,但她拼尽全力为后辈打下的基础,以及所有留下的经验教训,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慈善之花终将绽放,奶奶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对此,他深信不疑。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