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上课怎么上,学生说了算!华理3名本科生牵头立项教改项目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钱文婷     2024-05-20 11:06 | |

校方供图(下同)

本科生牵头立项校级教改项目?没错,华东理工大学近日公布的“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重大工程研究项目”名单中,就有3项“学风建设类”项目由本科生牵头,分别是:“一体、二翼、三维”递进式学风建设体系(重点项目)、高校理工基础学科学生学风建设路径探究(一般项目)、新媒体传播助力“学在华理”内涵深化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一般项目)。

“优良学风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更大效能。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学业与发展指导中心,专设学风建设模块并探索学生牵头立项教改项目新模式,助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华东理工大学学工部部长崔姗姗介绍道。

“太惊喜了,又感到有一丝丝紧张!”华东理工大学数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周致远是同学们交口称赞的“小老师”。这次由他牵头申报的“‘一体、二翼、三维’递进式学风建设体系”项目获重点立项。

进入大学以来,周致远立足学风建设,自主编写了概率论等7门必修课的学习资料,在B站上围绕课程重难点和习题录制了运筹学等6门微课,总播放量超20万,广受校内外学生好评,相关个人事迹也得到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高度肯定。

经过前期调研实践,周致远发现,“知识抽象难懂”“习题繁杂分散”“答案缺失跳步”是掣肘大部分同学学习的三大痛点,从根本上酿成了学习难度高、挂科率高的“双高”难题。针对痛点问题,他创新思路,力争打造“一体、二翼、三维”递进式学风建设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资料、微课视频为二翼,以榜样树学风、以朋辈促学风、以微课延学风。

“作为一名学生,能牵头获得本科教育教学重大工程研究项目重点立项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但也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希望能在学校与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建设目标认真完成任务,助力打造‘学在华理’这一响亮名片。”周致远说。

面对学习中存在的“摆”“消”“惰”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终结“摆烂模式”?

“高校理工基础学科学生学风建设路径探究”项目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沈御同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建设,引导更多的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图说:学生为华理吉祥物“小花梨”变装

沈御同进一步解释道,“摆”是指学生自主能动性不足,缺乏独立思考;“消”是指学生受“摆烂文化”影响,产生逃避学习的心态;“惰”则指学生眼光狭窄,只关注应试教育,缺乏对学习意义的认识。

为解决上述问题,项目提出3个方案。一是“心之所向,势不可挡——悟心”方案,通过优化党建读书室和心理咨询室、扩展物理“午间有约”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心理层面消除困惑,提升学习动力;二是“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悟我”方案,通过阶段检验、讲师小组和共享自习,引导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激发求知的自主能动性;三是“道阻且长,一往无前——悟道”方案,通过学院引进校外知名专家进课堂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学科知识研究,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如何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学在华理”理念,丰富“学在华理”内涵?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许骏乐所负责的“新媒体传播助力‘学在华理’内涵深化的路径探索与实践”项目也获得了立项。项目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小花梨”新媒体工作室已有的九大新媒体平台,通过对校大学生年度人物、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优秀青年志愿者典型等师生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自主成长。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