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教育 > 正文

复旦首个AI+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成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钱文婷     2024-05-20 12:03 | |

今年5月是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日前,为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联合成立“计悦心晴” AI+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该工作室发挥专业特色,立足科技前沿,贴近师生所需,探索将各类AI赋能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应用场景积极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打造覆盖面广、多元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矩阵,做好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答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工作室成立仪式上,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朱林蕃从科技伦理的角度探讨了AI运用于心理健康需要关注的伦理问题,提出AI作为工具已经大量运用于社会治理方方面面,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福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伦理学的边界,比如不能将人过度物化为“治理对象”,心理治疗更需要尊重具身体验,而非冰冷的对话,且需要通过在AI设计中借鉴“认知不正义”思想,让AI理解人类生命与文化的意涵,促进人机关系和谐共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吴和鸣结合多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阐述了AI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其核心使命还是在于关注人本身,把人作为心灵的主体,通过心理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去帮助学生在校园阶段实现个人在专业成长和个性发展、人格健全方面的有机结合,尽情活出各自生命的精彩,促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