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教育 > 正文

华东师大“大夏百咏”篆刻大展开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王蔚     2024-05-23 07:19 | |

图说:“大夏百咏”篆刻大展现场 王蔚 摄影(下同)

  今年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创建百年。华东师大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的优势,由校美术学院组织近百位书法篆刻专业历届研究生和全体在校师生,用半年时间集体创作了“大夏百咏”篆刻系列作品。昨天下午,学府之雄——“大夏百咏”篆刻大展在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开幕。

  “大夏百咏”篆刻创作内容以大夏大学历史发展为主线,从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精神、校园景观、特色活动、名师与校友等板块展开,创作了一百方篆刻作品。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先生亲笔题写“大夏百咏篆刻集”。印面创作内容分为几大类,其中包括1924年大夏大学在上海诞生、从策源地“美仁里”到“梵皇渡”等重要的历史地名,还展现了大夏大学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师生合作和创造精神。通过对大夏大学办学历程文献词条的梳理,还可以从中窥见许多被忽视的历史足迹,其中的“陈宝球铁饼”“大夏大学篮球队”等体育类印章,都反映了大夏大学注重体育教育,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多项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历史学家郭沫若”“教育家王伯群”“戏剧家田汉”等耳熟能详的名人名字出现在展厅中,展现了由大夏大学教师团队创造出的浓厚学术氛围和深厚文化底蕴。

  大夏大学在办学时曾创办许多刊物,这些刊物在此次展览中也得到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大夏年刊》《大夏周报》《大夏学报》《大夏季刊》《教育研究》等,所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刊名也由当时名家如于右任、王伯群、马公愚、马君武等题写。

  在大夏大学发展的历程中,诞生了很多名家大师。本次“大夏百咏”展览选刊了20多位代表人物,其中就有著名书画篆刻大家马公愚先生。开幕现场,马公愚从孙、著名书法篆刻家马亦钊向学校捐赠马公愚先生书法手稿。

图说:张索教授(左)向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介绍展品

  在上海书协副主席、华东师大书法系主任、篆刻基地负责人张索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此次展览得以和观众见面,今后这些珍贵的校史资料将长期在校园内陈列保存。张索教授和大夏印社总干事许耕硕校友向学校捐赠“大夏百咏”篆刻百方作品。据悉,本次展览还附属展出了两百余张珍贵的大夏大学历史图片。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如今正值毕业季,华东师大精心挑选了大夏大学办学历程中的校址元素,并从“大夏百咏”篆刻中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十方印稿,将其制作成精美的明信片,作为毕业礼物之一赠予2024届毕业生。

     新民晚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缪克构,华东师大副校长雷启立,西泠印社副社长孙慰祖,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等出席。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