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钢 记者 李一能)“现在楼道里没一辆电动车了,干净又整洁,小区非机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现象也没有了,居民安全得到了保障,住得也舒畅了。”家住江杨南路55弄12号楼的居民徐君燕告诉记者,这都源于虹口区启动的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乱充电的活动。
图说:整治后新增的非机动车充电点。宏新 摄(下同)
据了解,小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影响社区安全的现象,存在多年且前脚整治后脚又出现,社区居民对此颇有微词。如何从根本上来进行根治,该区江湾镇街道在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乱充电的活动时,通过参与式社区规划项目,推动社区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从源头整治入手,让居民们的非机动车“有家可归、有电可充”,不但缓解了非机动车乱停放、无处充电的矛盾,还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图说:整治后楼道干净整洁
江湾镇街道江杨家园小区是大型高层住宅小区,居住有1610户居民,而非机动车车位仅有650个,远远无法满足居民1600余辆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需求。场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宏富告诉记者,原先小区绿化带和车棚内摆放了大量长期无人使用、落满灰尘的僵尸车,有些居民还私拉私接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更有甚者在楼道里、门厅内充电,不仅影响了小区的环境面貌,更造成了安全隐患。“居委会曾多次联合物业、城管开展整治,但成效甚微,前不久,外省市的一场因非机动车在楼内充电引发火灾,引起了我们的警觉。”钱宏富说,解决小区非机动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迫在眉睫。
图说:整治前绿化地的乱停车
怎么让居民非机动车“有家可归、有电可充”?解决小区650个车位扩展为1600车位,腾出被挤占的车位,让非机动车有序停放是当务之急。在区有关部门、街道和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支持和关心下,场中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联合物业、业委会积极商讨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方案,结合街道“益港湾”家园自治微公益项目,经有关部门和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人员现场进行论证和布局,形成方案进行公示。
图说:原来楼道里非机动车乱停放乱充电
方案决定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对排摸出的100余辆“僵尸车”进行处理。“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通过“社区云”、黑板报、楼组微信群等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宣传,居民们则“断舍离”,主动将“僵尸车”清理出车棚、楼道、绿化带。第一次活动当天就有60多辆“僵尸车”主人参加以物换物活动,兑换了相应的物品。
图说:门厅原乱停车现象
清除了“僵尸车”,只是第一步。随后,业委会拿出公益性收入51万元,开始对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重新规划,将一些原本废弃的场地进行修整,统一安装充电点,新增12个充电点,将小区原有的充电点增加了4倍,非机动车停车位也相应地增加到了1600个,满足了居民有序停车和充电的需求。“整个整治期间,小区没有出现一起投诉事件,居民普遍反映这个整治好!”钱宏富说。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