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正文

重磅!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领衔临研成果在国际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引领全球肺癌靶向治疗新热潮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罗水元     2024-06-04 13:41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左妍)6月3日,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陆舜教授的全球Leading PI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影响因子:158.5)发表,引领全球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新热潮。陆舜教授是该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患者总数庞大。其中,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且同时是EGFR基因突变的人群,在“放化疗+免疫巩固”的既往治疗策略下,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巨大治疗需求。

基于此,2019年,全球首个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根治性放化疗后靶向治疗”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国际研究应运而生(LAURA研究)。该研究共在全球范围纳入216例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配至奥希替尼组或者安慰剂组,以无进展生存期(PFS)为主要研究终点。

此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是LAURA研究首次分析成果,研究表明,在奥希替尼组对比安慰剂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39.1个月和5.6个月,提示在根治性放化疗后,奥希替尼能够显著改善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疾病进展或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84%。同时,相较于安慰剂组,奥希替尼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中位缓解率(DoR)也获得明显改善,且明显减少新发转移情况。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LAURA研究成果也作了“全体大会报告(Late-Breaking Abstract)”发言,获得全球肿瘤学领域专家的热议和好评。此项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模式的成功,或将改写今后的治疗格局。下一步,LAURA研究还将在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转移病灶治疗效果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