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市政厅 > 正文

上海这家24小时“城市不眠书店”,来过的人这样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宋宁华     作者:宋宁华     编辑:郑法     2024-06-11 13:57 | |

图说:浦东金桥金海路18号的天物空间园区里有一家“城市不眠书店”,受访者供图(下同)

在上海浦东金桥金海路18号的天物空间园区,每到深夜,一栋两层的玻璃房子灯火通明,整晚透亮……这里就是上海的一家24小时书店——“城市不眠书店”,它像一盏“长明灯”,为城市“留守”不打烊的阅读空间,成为魔都独特的文化地标。

端午小长假,读者刘鹏来到“城市不眠书店”,向工作人员赠送了粽子,感谢书店长期以来的“陪伴”:“我在书店看了3年的书,这里环境安静,书香浓郁,容易看得进书。夜深了,有时会点一杯咖啡提提神。”

满满的便民情怀

2020年初,在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文旅局、金桥镇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天物空间•金海路携手第一财经,推出了上海第一个线下财经商业空间-城市不眠时光客厅,也就是“城市不眠书店”。

书店占地近600平方米,是一座挑高6米的大型玻璃房建筑。四面大大的落地窗玻璃,透着缕缕暖暖的光,白天宽敞明亮,晚上安静温暖。大面积暖黄色原木书架,打造出舒适、温馨的品质阅读空间。“城市不眠”藏书达2万册,种类约有5000种。

整整两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艺术文化、国外文学、国内文学、散文随笔、人物传记、儿童绘本、青春文学、心理学、管理学、理想国等畅销书、涵盖各个热门类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关艺术、设计类的书籍,比如一些小众书刊,是书店的一大特色,其中不乏一些绝版艺术杂志。

说起办书店的初衷,书店负责人詹先泉介绍说:“建这个书店,主要是呼应周边广大居民和学生的需求。除了给那些怕影响家人休息而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为考试熬夜复习的人群,点亮一盏‘城市不眠’的‘长明灯’外;还希望为想静静待一会儿的路人,以及为这座城市默默打拼的人,提供一个栖身之所和交流平台。”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店铺一度连水电和人工费用都入不敷出,但书店至今仍在“白+黑”“5+2”“晴+雨”地顽强全天候运营,“只要社会需要,哪怕营业再亏,我们用其他创业经营收入作补贴,也要尽力坚持下去。”詹先泉说。

这些年来,“城市不眠书店”依托丰富的出版社与名家资源,定期与第一财经共同举行名家演讲,同时建立读书会,邀请作者在书店分享签售,更好的服务书店会员。在书店内设200个座位的活动秀场内,仅免费举办50-80人一场的公益读会等阅读推广活动,就有200多场次。为方便读者,书店专设了“职工书屋”“退役军人专座”“伤残人士专座”,还提供摘抄的纸笔、防声音干扰的耳塞、下雨天可借用的雨伞、自行车雨披等便民服务项目。

浓浓的爱书情结

随着“城市不眠书店”声名远扬,吸引了很多爱书人前来“打卡”。一位名叫“花花”的教育工作者,每个双休日至少用一整天时间“泡”在店里。她说在家学习备课干扰多,去商场去太嘈杂,到这里来,光线好,又静得下来,可以入心入脑。

家住上海南站附近的王先生经常骑电动自行车一个多小时赶过来,他说白天上班没空,夜晚只有这里可以随来随读,不受时间限制;而且店内夏天凉风习习,冬夜暖风阵阵,还能透过硕大玻璃穹顶,仰望满天星空遐想连连。

一些在上海创业发展的人士,则在这里读书思考,突发灵感。受上海书友推荐,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庞女士,坐在沙发上点了杯饮品,读起了心心念念的《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感觉特别惬意!”

端午小长假,到书店来看书买书的人络绎不绝。杨孝文、欧攀婷是一对情侣,他们说,周末喜欢到书店来坐坐,“读书的氛围很好,是放松心情的好地方。”银行员工牛犇认为,书店其实是个文化综合体,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都有,“我下了班就会去书店,看得多,有时也买点书,这儿的饮品也蛮丰富的。”出差在外的读者郑皓懿是书店常客,前一天晚上9时半刚刚坐飞机回到上海,第二天就来书店读书了,“2021年的一天,我夜跑路过,发现路边有一家通宵书店就爱上了,几乎每周都会来,读书、学习、充电。”

与书店一墙之隔的亚朵酒店,有不少白领和长租客,不仅习惯入夜后来到书店的固定位置读书办公,有的在晨练后,走进书店喝一杯咖啡、捧一本书,身心“充电”。有几名正在“啃书”的退役军人说:“这家书店充满公益爱心、‘越夜越美丽’,希望政府和社会多给予支持,满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 

美美的“牵手”情缘

“城市不眠”是书店,也是“会客厅”,还是脱口秀的剧院、展示艺术画作的展览厅、玩剧本杀的场馆……书店与社会各方开展合作,让这个场馆发挥更大的作用。 

浦东新区总工会在书店在二楼开设了职工书屋,访客只需在前台登记,就可以上楼阅读。职工书屋的“选品”十分讲究,有针对性地上架文学、经济、心理健康、职场提升等领域的书籍,还有罗翔等作家的签名版书籍。此外,还定期举办公益读书会,邀请白领以书会友。著名钢琴家郎朗也曾到访书店。 

书店主动参与上海和全国的文化建设,与浦东图书馆特别策划推出了一些既彰显时代特征、又为市民所喜爱的文化产品,提供接地气、聚正能量的各类读书讲座交流活动,使传统书店在扩大对海派文化等功能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吸引年轻读者,书店还把时尚的手作体验、茶艺香道等艺术培训与书店结合,把慢节奏的生活理念植入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中,探索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生存和发展的路径。

近期,浦东新区文明办在天物空间•“城市不眠”挂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联合举办了“文明创城我行动 •金色中环新起航”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让书店24小时“不眠夜”的内涵更加丰富。

通讯员 李章华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