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前沿论坛在上海交大开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     编辑:易蓉     2024-06-24 12:31 | |

  

近日,新时代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东方会堂举行。论坛旨在加强涉外法治前沿理论和实务研究,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论坛从涉外法治体系构建的角度,围绕涉外法治建设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涉外法治学科与课程体系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对加快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运营司司长赵挺指出,大学要想成功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必须紧密跟踪、研究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要会议、议题,以及有关各方和自己国家的立场观点;要积极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国内业务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内的国际职员和国际组织本身紧密合作,系统地建立有关国际组织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向有关国际组织的秘书处、各种大会、各种专家委员会和国内的业务主管部门输送人才。

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言浩表示上海承担着“五个中心”建设、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对涉外法治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他强调,要充分认识涉外法治建设的紧迫性,不断强化涉外法治理论研究;要聚焦涉外法治建设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源头培养,不断增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合力。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黄进以《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时代逻辑》演讲,以中国对涉外法治认识和实践的历史脉络入手,强调须将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强化涉外法治工作的总抓手,从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等八个方面稳步推进。黄进指出,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开展涉外法治工作,要把握好法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通过法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体系和能力。此外,面对国际社会,还要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善用国际法原则、规则、制度开展对外交往、处理涉外事务,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促进国际法治进步。

沈阳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杨松,上海政法学院校长、教授刘晓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刘仁山分别围绕《中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新时代上海涉外法治建设的地方探索与实践》《中国对外关系法体系的构建》等主题进行分享。论坛分别进行“涉外法治相关学科与课程体系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专题研讨,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韩强作《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思考与建议》主旨演讲。

多年以来,凯原法学院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所需,在涉外法治建设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学院曾获批教育部、上海市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并成立智慧司法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欧盟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长期关注涉外法治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涉外法治课程体系,实践交叉、融合、贯通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开设高水平全英文课程近30门,并通过与多家世界一流大学法学院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以及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平台和机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