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不妨多一些健身单次卡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金雷     编辑:赵菊玲     2024-06-28 09:40 | |

近日,闵行区的运动爱好者发现,现在去附近的健身场馆,可以购买单次卡,即去一次消费一次,不用再为是否购买年卡困扰。

图源:东方IC

闵行区体育局联合区内12家体育健身中心推出的服务,惠及莘庄、七宝、虹桥、浦江等9个街镇的居民。像位于七宝镇的七宝市民健身中心,设有羽毛球、篮球、舞蹈等运动场地和设施,满足全年龄段、多维度的健身需求。市民可以从“今日闵行”App上购买单次卡并预约场地,实现“健身自由”。

这么说,缘起“健身不自由”。过去,场馆通行健身年卡的销售模式,消费者被预付的手段强行绑定。结果,健身有点“赎身”的感觉,早去一趟,离开“重获自由”就近了一些。更糟糕的是,有些场馆突然停业,负责人不知去向,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七宝镇居民老张喜欢打羽毛球,他觉得单次卡挺适合自己,如果每次能约到球友,就预订场地,约不到,也不用为预付费发愁。作为一名有多年运动健身习惯的市民,老张评价新推出的单次卡灵活、方便,真正为市民所想。

单次卡能否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需要时间来验证。同时,销售模式的变化能否为更多健身场馆接受,也需要市场来回答。有场馆经营者告诉笔者,对单次卡持观望态度,因为相比过去,单次卡增加了获客成本,也可能增加服务成本,涉及到整体运营方式的调整。

从长远看,健身场馆如何留住来消费的市民,转化新的消费场景,是可持续运营的关键。这意味着,场馆不能卖了卡收了钱就摆出一副与我无关的态度,而是要多关注客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服务。比如推行单次卡后,有场馆增添了身体机能实时监测的仪器,市民每次来健身,都能掌握心率、燃脂、无氧和有氧运动时间等数据变化,享受到科学健身的乐趣。

上海在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从全龄化、共享化、多元化、公益化的角度,拓展社区体育健身的服务内容。期待单次卡能在更多场馆推行,这也是健身市场从销售向服务回归的必经之路。

金雷/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