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 | “高逼真”人脸面具不能任意买卖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纪玉     作者:纪玉     编辑:包雍尔     2024-07-02 13:48 | |

近期,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居民家中偷盗,后被上海警方抓获。有媒体调查发现,多家网店销售硅胶人脸面具,购买时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商家也不会询问购买目的和用途。专家建议,对人脸面具开展适度监管,防止滥用。

图片来源:东方IC

这种硅胶面具本是用于影视剧、舞台剧的特殊化妆技术,却被嫌疑人用于盗窃。电影中的“换脸”情节竟然变成现实,但受害居民可一点都笑不出来,旁观者恐怕也会心生担忧。从报道中可以看到,这名盗窃嫌疑人从网上购买的老年影视硅胶面具相当逼真,其本人四十多岁,在监控视频里看上去却仿佛六旬老人。

人脸可用于身份确认,在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的当下,人脸信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不法分子戴上面具掩盖身份,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面具也有可能被用于冒充他人,让别人误会自己的身份。在一些商家的评论区,有人询问“能不能通过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有人回复称戴着硅胶面具可以通过上班人脸检测打卡,可见这类面具的用途已不止于表演、娱乐等,还可能被用于绕过人脸识别技术。无论现实成功率如何,这种使用意图不能不让人警惕。

目前,对AI换脸的关注较多,对“实体换脸”也应该完善相关规定和监管。至少,那些“高逼真”、能够以假乱真的人脸面具,对其制作与买卖务必加强规范,防其被用于侵权违法目的。若未经权利人同意定制“高度还原”他人面部特征的人脸面具,比如一些商家推出的明星仿真面罩,其实还有侵犯他人肖像权之嫌。同时,人脸识别等技术也要持续升级、堵上漏洞,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纪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