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夜读|吴少华:书店,曾是播撒革命火苗的战场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少华     编辑:钱卫     2024-07-09 20:30 | |

  那些将近一个世纪前的红色书店,今天知道人已不多了,但我们要守住这份记忆。


  日前,在虹口区四川北路856号遇见了一家书店,现在名叫“1925书局”,这个上海连续开业时间最久的实体书店,以前是新华书店四川北路店,最初是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开设于1925年3月,后来有位店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就是革命家陈云同志。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革命的怒潮从这座远东的大都市席卷了全国,为了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的火苗,于是,便出现了一个舆论战场——书店。这些播撒革命火苗的书店,大多出现在上海,因为在那个时期,中国的出版业大本营在上海,便捷的印刷条件与市场经济,给书店的生存提供了客观的条件,由于那时书店大多是以出版为主,兼带门店,所以上海滩的书店又都是出版发行机构。

  上海书店,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早期的公开出版发行机构之一,它于1923年11月1日在上海成立,地址在老城厢民国路(今人民路)1025号振业里弄口,由徐白民出面租赁房屋并任书店经理。上海书店继承了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光荣传统,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宣传。在当时反动军阀统治下,上海书店的许多出版发行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在底层门面营业室里,除代销民智书店、新文化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外,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向导》,就是利用书店公开出售,并通过各种渠道,秘密发行到全国各地,当时在这还曾出售过《新青年》《中国青年》《前锋》《社会科学讲义》等进步书刊。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同志也曾在这里工作过。1926年2月4日被淞沪警察厅借故查封。虽说上海书店只存在三年不到的时间,但它播下革命火种的影响深远。

  党在上海创办书店,还常常赋予特殊的任务与功能,例如秋阳书店即为一例。这是个不起眼的小书店,存在时间不长,也没有出过几本书,但它却是周恩来同志指示创办的,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作为党的红色宣传阵地而存在,而是作过党的秘密国际通信机关,地址在当时的英租界西藏路新闸路一处石库门。北伐战争时期,跟随陈赓同志的胡允恭同志受重伤回故乡安徽寿县做地下工作,1928年春被调到上海,在周恩来、恽代英等同志领导下工作,周指示胡:“开办一个书店掩护革命。”店名叫什么?有人以《诗经》中“秋阳以曝之”的诗句取名“秋阳书店”。1930年夏被英租界查封关闭。1983年胡允恭撰写回忆录,才揭开这个书店的神秘面纱。

  在那腥风血雨的年代,党在上海创办的书店举不胜举,例如在上海书店之前有法租界大自鸣钟对面的新青年社,之后有闸北宝山路上的宝山书店。1926年毛泽民奉党指令来上海开办过一家长江书店,地址在闸北青云路。这些将近一个世纪前的红色书店,今天知道人已不多了,但我们要守住这份记忆。(吴少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