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热天开车心要“冷”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赵菊玲     2024-07-10 14:14 | |


申城持续高温,道路在烈日下炙烤温度更高。来自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近一周来,在高架等道路上,机动车水箱水温过高和车辆胎压过高引发的抛锚事故显著增加。

图源:东方IC

要远离高温对于汽车安全的影响,机动车驾驶员在开车上路之前,需要仔细检查车况,特别是轮胎的磨损情况和气压是否正常。同时,在车内不要留有易拉罐、打火机等物品,车窗玻璃附近不要留有能够产生折射、吸热后融化的物品,如矿泉水瓶等。

除了上车要检查车况,离开车辆的时候也不要大意。交警部门提醒,离车时检查,确保所有人都下车。千万别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开着窗也不行。一项实验显示,当室外气温达到35℃时,车身经阳光照射15分钟后,封闭车厢内的温度可能会升至65℃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中待30分钟就非常危险,严重的可能会危及孩子的生命。

车辆在高温下“难受”,驾驶人容易感到疲惫,影响驾驶状态。近日,松江交警接到报警,有位机动车驾驶人天热身体不适,交警赶到之后,开车将其送到了医院。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状态也要关注,遇到头晕、胸闷以及有中暑前兆时,千万不要强行驾驶,如果已经在路上了,要立刻驶离危险区域并及时报警。

气温高,人的火气也容易大,因而夏季也是“路怒症”的高发期。上海交警前两天就在官微中提醒驾驶员,碰到“路怒者”时,要通过合法方式处理,可以向交警反映。切不可因为对方“造怒”,自己也变成“路怒者”,否则将受到法律惩处,得不偿失。交警部门建议,每位驾驶人应尽可能安装和使用行车记录仪,当行驶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记录仪有利于还原事实真相。

夏季开车上路,检查多一些,烦恼少一些;细心多一些,马虎少一些;耐心多一些,火气少一些,让安全始终相伴左右。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